孤独
中秋节那天,突生“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孤独感。
人真的是越长大越孤单,越懂事越寂寞。
第一次觉得自己孤独,是初一的时候。那时从一个小乡镇到县城读书,班里再也没有熟悉的人,甚至全校都没一个熟悉的人,人生地不熟,孤独之感油然而生。独自坐在宽广的操场上,回忆过去,遥想未来。又在心里自我否定,过去已回不去,回忆没有意义;未来无法预知,再多的遥想也是徒劳。那时,只要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就是孤独。
北方的朋友说,你有体会过一个人走在茫茫草原的孤独吗?天高地阔,自己就是天地间一个渺小的沙粒。我没体会过,但我体会过淹没在崇山峻岭的孤独,如置身大地深渊,窒息、绝望。
后来适应了独自生活,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感到孤独,但多了一中尴尬的孤独。周围一群朋友在谈笑风生,自己坐在旁边挂着和他们差不多的笑,可心里想的是:他们刚才说了什么?什么意思?为什么就都笑了?我不跟着笑是不是就无法融入这个圈子?最尴尬的是这时有个没眼力见的朋友还回头大声问你:“你笑什么?”
挤不进去的圈子不要硬挤,聊不到一起的人不要尬聊。
手机成了唯一的朋友,也是最好的朋友。很多时候抱着手机玩上几小时,关掉屏幕,从屏幕上看着那张沧桑的脸,不禁惊讶:“这是我?我刚才做了些什么?接下来要去做什么?”默想了几分钟,又重新将手机屏幕按亮,继续刷手机。
什么是孤独?是身边没有朋友?还是人生没有知己?
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王维是幸福的。至少他还能“思亲”。而有些人,就连思亲都是一种痛。
中秋节那天,左手拉着年幼的女儿,右手扶着年迈的母亲,走在寂静的街上,昏暗的街灯连“对影成三人”都照射不出来。零星几家开门的商铺,苦苦挣扎着证明这座城还活着。一番搜寻后,终于找到一家地摊火锅店坐下来吃东西。吃到一半,才发现整个店就两桌人,我们娘孙三人一桌,老板一家七八个人一桌。我们就如闯进别人家宴的不速之客,别扭极了。
匆匆吃完,准备打车回家,才发现,街道上的车子,如我兜里的票子,少得可怜!在这个团圆的节日,明明能在身边的亲人都在身边了,可依然觉得一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不足以描述这份孤独与凄凉。
孤独似乎是很多成年人的常态,也是很多人想要改变的现状,化用一首小诗:
我问命运
不孤独在哪
命运说
走吧,还远着呢!
我问命运
不孤独在哪
命运说
走吧,快到了!
我问命运
不孤独在哪
命运说
走吧,已经过了!
我们一直在追寻不孤独,但从未追寻到;我们一直在试图摆脱孤独,但从未真正摆脱掉。
最后释然了,什么孤独,不过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或缺少其一罢了。但凡你有足够多的经济支撑你去开眼看世界,哪有那么多时间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享受孤独;但凡精神世界足够丰富,哪会只知道人的情感除了孤独还有那么多别样的东西。
有人要说,这样解释孤独的话,那人不应该是越长大越孤单,应该是越小越孤单才对啊?
可我们也明白,孩子眼中,他每得到的一颗糖果一朵鲜花,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每学到的一点新知识新思想,都是他精神世界的新血液。
你得到过的花草,不会再成为新世界,你认识的思想,不会再成为精神世界的新血液。
世界是有限的,认知也是有限的,人的一生,走到最后,要么遗憾,要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