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中国旅行·在路上摄影

地下"四合院"--天坑院

2017-04-17  本文已影响247人  牧言1
地下"四合院"--天坑院

       "四合院"是老北京的民居特色,可是地平线以下的"四合院"你见过吗?那是掘地三丈,建造出土坑院子,之后,在院子四壁陶土建窑洞供人居住,一种黄土高原的独特建筑。"居者有其屋",地坑院--这种原生态的居所,被世人称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地下"四合院"--天坑院

       翻开华夏历史,我们祖先创造了无数的建筑奇迹。1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山顶洞人"居住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先辈聚居于胡族、汉族交汇的豫西一带,一种用石铲发掘建造出掩体式地下宅院便应运而生,这或许出于战争需要?或许出于民族大家庭融合的考虑?我想,上山入地筑其屋,但凡是为了安居乐业!

地下"四合院"--天坑院

      中华古老文明的灿烂光耀,真是缭乱了我们的眼睛。在国人看来,地坑院,这种民间建筑宛若平常,之奇之美不足道也,在外国人眼中,那却是独一无二,堪称世界的奇迹。如同秦始皇兵马俑,带给世人的震撼,只不过有着"墓穴"与"人居","古老"与"现代"之别。在1936年,当一位德国飞行员从天空俯视,偶然拍到黄土地上一组穴居建筑--地坑院时,世界为之惊叹!

地下"四合院"--天坑院

      如今的"地坑院"多集中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黄土高原腹地,近百个地下村庄,近百个天井院,依旧保存着古老风貌。不知"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土建风格是否会对现代建筑布局产生影响?在今天,城乡土地建设空间无限拓展,耸天的摩天大楼,入地的地下城铁,都是在为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生存空间。原始地坑院"天人合一"的构建思想,也许会对当今的建设者有所启迪。

地下"四合院"--天坑院

      "地空院"一天的实地参观,让我充分领略了黄土地上劳动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地下四合院"--地坑院的诞生,是土生土长的民间建筑师们的杰作!谁能相信,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用粗糙的双手竟然建造出属于自己幸福宜居的"别墅",并于此世代扎根,繁衍生息……他们用古法建起了冬暖夏凉地下阳光房,他们用黄土坯建设起地下粮仓,他们用浑身气力挖出了老井,他们用大锅灶沸腾着大家庭的热情,他们用五谷的色彩装点着门厅,他们用唢呐红绸传承着嫁娶,他们用安塞的腰鼓舞起梦想,他们用嘹亮的信天游歌唱着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