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社区专题《生活杂谈》🌐名人名篇🌍爱之思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玫瑰小屋

2020-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抱璞曲谨

我在大学时,上《电影欣赏》课,教我们的女教授姓李。因为有留学经历,经常用外国电影当事例。

曾经给我们讲了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禁片儿——不要怀疑大学教授的能力,看看“雷洋案”中,某地公安局的“囧”相。

电影的名字叫《玫瑰小屋》,先放映再讲解,讲解完了再观看,所以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被禁映不是因为人们所企盼的所谓的“大尺度”。而是因为揭露了一个现实——任何一个人都有心底特别柔软的地方,那里保持着他的“本性”。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开头一位华尔街的大亨也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躺在病榻上等待死神亦或是天使将他的灵魂带走,在半昏迷之中一直低声的念叨着:“玫瑰小屋……”

旁边的人如同《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围在他身边的人感受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的问三问四的——只可惜赵氏没有穿越过去……

镜头一转,大亨童年六七岁时,一个冬天的晚上,一个简陋的房子门外大雪纷飞,门内当时六七岁的大亨,在地上玩耍一个简陋的木质滑雪板——准备雪后自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两个衣着光鲜的中年男人正在与大亨的父母交谈,这两个人类似于“星探”(教授语)——我的理解为西藏地区“转世灵童”的寻找者探寻者应该更为恰当,与大亨的父母进行着交谈。

谈话的内容是想把他们年幼的儿子带走,过另外一种生活——两个男人及其所在的组织负责孩童培养的费用,这对普通家庭来讲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可来人告知一旦参加他们所说的培养,就意味着过“苦行僧”的生活——任何人人前的光鲜,都是人家人后不为人所知的艰辛的付出——“说出来都是泪”的那种!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美好的前程,父母答应了来人的要求!可怜年幼的大亨被来人抱走了——大亨被抱走时,眼泪婆娑的看着那个木质的滑雪板——他的人生中再没有了儿童的游戏,过早的充满了成人的规则……

镜头又转换到中年的大亨,美女美酒,别墅沙滩,专机游艇……相伴左右,极尽人间奢华的享受——但人们不知道表面光鲜的他的内心世界里想什么……

白布蒙头的大亨走向一个人人生中最后的程序——依照惯例,他生前的用品要是烧掉一些,去另外的世界去陪伴他!

人们在他奢华的别墅的地下室找到了那个简陋的木制滑雪板——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将它从父母那里转移到这里——或许还在百忙之中匆匆的把玩过,因为上面没有灰尘!

人们将滑雪板投入火堆的那一刹那,滑雪板的背面显露出两个词——“Rose house”——电影在定格中结束了!

插一句话,这部电影刺痛了华尔街的很多大亨,电影被禁影,导演被行业扫地出门,最后潦倒死去——谁相信西方“言论自由”谁就是傻子,不,连傻子都不如……

我不想从“教育”与“人性”的关系去分析这部电影,而是从人会把什么当成“玫瑰小屋”——或许这背离了电影主题的方向。

作为农耕民族,中国人“安土重迁”,一旦背井离乡,家乡中的任何事物都将成为他心中的“玫瑰小屋”——崎岖的是小路;低矮的祖屋;斑驳的井口;苍虬的槐树;壮实的黄牛;狭仄的土地庙……

这些都可以成为他朝思暮想,无法释怀的牵挂……

大文豪鲁迅在40多岁时,写过一系列回忆性散文,原名《旧事重提》现在叫《朝花夕拾》。

在这部书里面,他的“玫瑰小屋”——是“百草园”中的花花草草。虫虫鸟鸟;是“五猖会”上人们抬的木偶;是《山海经》中的插图……

人回忆童年——这又回到了电影的主题上了!电影的主人公过着香车美女,纸醉金迷的生活,是带着“面具”的生活。

虽然这个“面具”是无形的,从未遮掩他本来的面目——但他在人面前所展示出的喜怒哀乐,都是为了“生意”为了“名利”事先安排好的“程序”。

如同电脑一样,没有为自己的“本性”去张扬,而且长时间“提线木偶式”的生活,他身心俱疲,就会更加怀念自己的“本性”——“玩耍是孩子的天性”!

但一个人身陷入“名利场”,又有几个人能够决绝地跨出来,退出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如同爱德华八世一样“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能够有几人?

可无论怎样,人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人的“精神支柱”不会因为身份、名誉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扭转。否则“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话就毫无道理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去过大连市那里的亲戚家——一个表叔那里。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两间房子中——只有不足三十平方低低的窄窄的平房,那里这样的房子不计其数。

这是中国那时候都市人居所的常态,我问过表叔不别扭吗?表叔跟我讲,这是他们家在大连的老宅,最多时住过九个人——我头脑中设计了无数个方案,都装不下九个人。

那时“画了一个圈儿”的动作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如火如荼的进行!他的这个老宅的墙上也被“画了一个圈儿”,中间一个大大的“拆”字!

表叔讲这些时,眼睛里亮晶晶的——他还说:在70年代初,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所住的街上,来了一群四十岁左右的日本人,在大街上嚎啕大哭,吓了大家一跳。

他们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住在那里的日本孩子,离开时大都不够20岁。

这条街几十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的——这条街道凝固着他们对童年的记忆,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嚎啕大哭”式的“泪先流”,令人唏嘘不已……

这里我并不是为侵略张目,而是承认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小日本鬼子,不,小小日本鬼子!我们不能剥夺他们对童年的记忆——虽然“像雪崩一样,没有一个雪片是无辜的”!

而他们不同于西汉时刘邦老家丰邑的百姓,甚至他们不同于“放”“于通涂”“亦竟识家”的“犬羊鸡鸭”——此时的大连没有“新丰邑”可以代替!

毕竟大汉帝国江山一统,作为皇帝的同邑人,不论是以“新丰邑”人还是以“丰邑”人的身份——帝国是他们家的!自己没有为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担心的必要,因此新丰邑多“无赖”。

那些日本人离开(“滚出”一词更为恰当些)中国后,回到他们的故土,但真正的故土并不是他们的乐土——所以当回到他们童年的生长地时,才会失态地嚎啕大哭!

当时,那些日本人曾与当地政府约定不要拆除那些街道,虽然这里属于大连市中心区域。

可当地政府官员怎样的笑容可掬地答应的样子,你可以尽情的想象——毕竟“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但“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为了经济把一群“凝固的记忆”拆掉——反正跟随总设计师“画了一个圈儿”,“坚持一个中心”是要务——更何况许多地方有“现任不理前账”的传统。

言归正传,当下“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易地搬迁”也方兴未艾——都已经烧到了我的身边儿来了。

对于改造造福于民属于“正能量”的范畴,我深信不疑。但不能进行“一刀两断”式的颠覆性地改造吧?把四五千年的历史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对立起来——毕竟你我都不是孙悟空啊!

习近平总书记不是也说过,要把“乡愁”留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多少人面对挖掘机破拆自己的家时潸然泪下——这样是活生生的把“凝固的记忆”从人家脑海中拉扯出来抹平掉!

“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根基!“文化自信”的根基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凝固的符号”和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组成,而“非物质文化”是属于艺术范畴,离你我这些平常人远些!

“凝固的符号”是人们朝夕相处的物质需求,但并不是越大越好,越高越好!当今的高层建筑被誉为“水泥森林”,不同于具有乡土气息的老宅。

乡村的老宅里面承载着先人的灵魂,这些灵魂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也只能安息于此,颠覆性的改造后,他们会不认识“家”,从而居无定所,四处飘零……

有人戏称到了我所在的县走一遭,以为自己出了趟国——遍地是葡萄酒庄,酒堡;遍地是西化的游乐场;遍地是西洋式的酒店……《西虹市首富》取景于其中一个城堡。

可别忘了中国“四大名楼”中,北方硕果仅存的“一棵独苗”在我们这个县(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都在南方)。我细思极恐地以为他们连“这个”也敢拆了!

我们有钱,但“不能穷的只剩下钱了”!不要到时候连“犬羊鸡鸭”都不如啊!我们这个县有一处土地足有十万多亩,连片未开发的农田与村庄交集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山东半岛唯一一块儿十万亩地级别的未开发净土。

可这里已经拉开了改造的序幕,但我希望改造规划要做好——希望这里能成为我们的“根”的永存之地!成为我们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实景记忆——“玫瑰小屋”……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作者,

电子信箱:1345236039@qq.com

手机号码:15688538578  (微信同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