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拒绝给我8万,好没用”
来源 l逆刘而上(ID:yuanyuankaoshi)
01某个瞬间,觉得父母特别没用
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觉得父母特别没用?
我刷到一个投稿,投稿人高三,这样说:
身边的朋友18岁生日宴,我一直送纪梵希香奈儿的包和鞋子什么的,不是我虚荣,是我觉得这种关系必须要搞。
我下个月就过生日了,我跟爸妈说我想在饭店过,想找他们要8万准备一下,他们直接就拒绝我了,还把我的生活费减半了。
我真的觉得他们好不争气,没用。
然后投稿人还“宽宏大量”地补了句:“没用”这个词用得不好的话,我可以用“没什么用”。
看吧,贪心不足蛇吞象。
父母给他的物质条件明显已经够好了,他能够有生日宴,接触相对富裕的圈层,年纪轻轻就了解奢侈品,但他还是觉得,远远不够。
因为你没能力满足我,全部的需求。
大学时候我有过一个暧昧对象,有一天他跟我夸夸其谈,他本来能怎样怎样的,都怪父母不好,没能力让他去留学。
我一瞬间就觉得,下头,不喜欢这个人了。
你爸你妈供你上学不容易,北京生活费那么贵,你想着留学,为什么不自己努力呢?
我就和这个男孩说,你可以自己去考试,自己去打工,然后自己留学啊?
他说自己打工太慢了什么的。
这种孩子,将来不太可能孝顺,会把自己人生的不顺,归结给别人。
02父母能给你的,只是下限
拿着父母给的物质,学着他们不会的知识,见他们没见过的世面,最后却反过来嫌弃父母,怨父母的人,是最失败的。
因为他们永远学不会,自我担责。
看过个剧情很老套的视频:
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在学校门口卖煎饼果子,那个小男孩每次上学下学,跟同学嘻嘻哈哈地路过摊子,都装作不认识妈妈,因为男孩觉得,很丢脸。
妈妈也非常明理、非常默契地,保护着儿子的自尊心。
母子关系后来怎么暴露的呢?
男孩有天看到有人在欺负自己的妈妈, 就冲了上去。
人有自尊心好正常的,因为我们自小就耳濡目染,被这个社会灌输“贫富”“阶级”的概念。
但我们除了自尊心,还有爱的本能。
有个博主反思自己的大学。
说自己是个小镇做题家,大学面试的时候,永远都被刷,4个月失败了十多次,一丁丁点的成功都没有。
你以为她,总归会在失败中成长的吧?
但是她说,没有,完全没有,自信才能让人成长,一直失败是不会成长的。
她说那时候她真的有认真地怨父母,觉得父母为什么不给小时候的自己报兴趣班。
别的同学除了学习好之外,跳舞,乐器,围棋,总有拿得出手的,可她什么都没有,根本竞争不过别人。
如果反思只到这里,就不叫反思了。
等她后来读了更多的书,经历过更多的事,见过更多的人,就发现了自己眼界的狭隘。
她说,你以为自己很缺素质教育,得怪父母,但那不是关键,应试教育的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你真的学好了,也可以特别出彩。
确实,父母能给你的,只是人生的下限;
人生的上限,是靠自己闯的。
03踩着父母的肩膀,见识世间繁华
以前分享过类似的话题,说我小侄女不愿意让奶奶,也就是我妈,去学校接她。
因为奶奶没什么文化,不体面。
然后我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家里小时候是农村的,后来才到城市上学。
我小时候还有初中,一直无法接纳我妈在钱上的斤斤计较。
有一次我妈在商场给我买衣服,和别人商量价格,一直砍价,砍到我都觉得过分的地步。
后来价格已经砍到很低了,我妈还是没给我买那个衣服,我在售货员面前尴尬又难过,一气之下,躲进了商场另一层不太找得到的地方哭。
后来我妈找了好久才找到我,说差点就让商场广播找人了。
但当时的我,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就觉得我妈好让我丢脸,一段时间我都不愿和我妈太说话。
自己当时作为小孩子,很难接纳这样斤斤计较的,让自己很丢脸的妈妈。
但现在想起来只有心疼,心疼我妈,那么要强的女人为了我能有更多衣服穿,低声下气,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别人讲价。
我要是早点懂事,早点学会接纳,也不会那么伤我妈的心了。
太戳心了,我记这条留言,记了好久。
人总归是会长大的。
等真正强大了,经济独立,精神自恰,你就不会再介意父母的“不堪”,也不会再那样幼稚地以父母的所谓“不堪”,掩饰自己的无能和怯懦。
真正的见世面其实是,阅尽千帆,行经万里,你骤然意识到:
托举你的人是那么伟大;
我们只是踩着父母的肩膀,见识了父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世间繁华。
本文来源:公众号 @逆刘而上,作者刘媛媛。
每晚十点,更新思维干货,成长感悟,还附带晚安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