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我,就请不要怀疑我!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昵称是随便起的

前一阵看到一篇文章,叫做《你最不信任的人,是你的孩子》。

里面讲到一段话:

晚饭后带着儿子去逛超市,看见隔壁店铺的老板娘在训斥她的儿子:“不是你,还会是谁偷钱,还不承认,看我不打你!”

小男孩说:“不是我,我没偷!”

妈妈正挥起手准备打孩子,在二楼的爸爸喊着:“找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在这的。”

小男孩眼眶里满是委屈的泪水。

而妈妈却像个没事人一样,也没有向孩子道歉,连忙去楼上确认了。

可以看出,只要家里丢了东西,妈妈不假思索就认为一定是孩子做的。对儿子非常不信任,根本不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

孩子成长过程中,在最需要帮助,最需要信任支持的时候,父母却没有选择相信孩子并给与帮助。

当孩子找父母倾诉的时候,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帮助与理解,而是父母不问事理的批判和责骂。于是,孩子不但闭上了嘴巴,也关上了耳朵。

所以,当很多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他们选择不再相信父母。

他们即使知道父母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但因为在以往向父母求助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不信任,所以后来干脆就不再告诉父母了。

看到这些,我的眼泪特别不争气地流了出来,毫不怀疑地说,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片段在我的生活里的比比皆是:

其实有时候特别不愿意回忆这些事,每次回忆,都好像对自己的再次伤害。

毋庸置疑,我的妈妈是爱我的,她希望我好好工作,本分做人。

但是话一说出来,味道就完全变了。

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请假出去玩,而是我不好好工作出去玩;不是我自己花钱买饭菜,而是我偷拿饭菜。

为什么?

因为她听说身边有人就是这样做的,不好好工作跑出去玩,结果把工作给丢了;有人偷偷往家里拿馒头,结果让领导找谈话。

于是,听好了,于是,她就默认我可能也是这样的人,也是不好好工作跑出去玩的人,也是偷偷从单位拿东西回家的人。

而当我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维护的时候,她也会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我就是提醒你!”

但是提醒的背后,隐藏的可能就是那个不信任

文章里面还有一段话:

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智齿》中,有这样的一幕场景。

女孩梁新被同学合伙栽赃陷害,冤枉她偷同学钱包。老师把她带去办公室,她第一时间说:“我要给我父母打电话”。

听到这话时,老师一愣,因为学生遇到这种事,最怕老师找家长告状。没想到梁新居然主动提出通知父母。

这就来源于,梁新对父母无条件的信任,父母就是自己坚固的后盾。她知道,被人冤枉,遇上困难,第一时间就应该求助父母。

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简直震惊了。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奇葩”孩子吗?出了事不是瞒着父母,而是告诉父母。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一个异类。

但是,明明这样才应该是正常的状态,因为稀少,反而看着不那么正常了,反而觉得瞒着家长,才是一个正常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表明:

你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认同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感受到这种正向反馈,他就真的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我自己还是那句话,我没有选择自己父母的权利,但是我有选择做一个好妈妈的权利。

愿我的女儿是那个遇到事情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我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