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恩
看过那么多的生死离别,但是我从未想过如若生死离别临近我的身上,我是否坚持的住。
小时候并不懂生死这回事儿,看到别人痛苦大哭,而我更不懂何为伤心,生死天定,而我只能享受当下自己所拥有的。
小时候有种念头如果生死离别果真临到我头上,或者自己面临死亡又是一种什么境遇。我是否会跟她们一样伤心到昏厥过去?如果没有,那是不是代表我是不孝女。
念头一闪而过,赶紧意识到这是不好的想法,我怎么能这样想呢!
随即学着大人的模样“呸呸呸……”打着自己的嘴巴,心中简直想要一巴掌打死自己。
可时间终是有聚有散,有喜有悲,每个人都注定无法逃离生死。09年我失去了最疼爱我的爷爷,那时我才九岁,我不懂何为失去,何为悲伤,但是直到爷爷出殡我才明白爷爷真的离开我了。
18年我失去了疼我如父的大伯,一大早得知消息的我急忙穿好衣服就赶到大伯的身旁,黄纸(纸钱)盖着大伯的面庞,一张白布掩盖着大伯逝去的身体,眼泪就像开了了闸了的洪水,无法阻挡。
18岁的我明白大伯像爷爷一样永远地离开了我,按照习俗要哭丧三天,那时的我嗓子哭到哑声,甚至无法发出声音,只觉得喉咙有针扎一般,可即使如此也无法挽留大伯逝去的事实。
从那时候,我只希望我的父母能够身体康健,平平安安。可即便是这样,每当父母从家里给我打电话后,我的心底都有一丝抵触。
我并不是厌烦父母的唠叨,只是身在他乡,父母的身体是我最牵挂的事情,接到父母的电话是我最开心的事,可也是我害怕的事,只是单纯的害怕唯恐听到什么不测的消息。
15年外出,每次都是一个星期才打一次电话,时间长了父亲就会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那时候总觉得父母啰嗦。
可18年大伯的逝去我改变了对父母啰嗦的看法,从此我改变了,我每三天必打一个电话,不然就是三天两个视频通话。
如同往常一样,姐姐会给我发问候信息,。这次我以为姐姐会跟往常一样询问我在做什么,并没有放在心上,本想着略过,等会再跟姐姐聊天。但是出于父母也在家我就听了姐姐的语音:“咱妈今天差点儿坏事儿”,心想着母亲吃药好好的,怎么会有坏事儿一说?
听到姐姐半截话我赶紧拨通姐姐的电话询问状况。姐姐告诉我家里收玉米,本来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人工掰的棒子,已经全部改成收割机了。
父亲让母亲去地头旁边把几棵玉米棒子给掰下来,省的漏收了。哪里料想母亲会掰着去地里面,收割机来到了母亲没有闪躲的意思,也没有赶紧出去,就这样差点儿被压进玉米机里!
我听着就是一顿火,不仅生气更多的是害怕,我真的害怕失去,一阵阵心慌我真的忍不住,我想不到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我该怎么办!
玉米收割机出事不是第一年,从玉米收割机开始的入市的第一年开始,意外就没有停止过,不是断手断脚,就是因此送命。
给父亲打电话询问是何情况,父亲也是遮遮掩掩,但是当我问为什么要让母亲去地里面时。
父亲一阵怒火说“以后再也不让你母亲下地里了,成天在家里待着,。唉~这次是不该出事,已经够庆幸了”!听着父亲的声音也是一阵慌乱,想必父亲也是吓坏了。
挂断电话我仍是心有余悸,还是为此事感到惶恐不安。想起看到某视频中总会报道说:“某某处的某某由于没注意收割机的位置,因此被收割机搅入机子里丧失了生命!”
看着这些视频总会感到一阵心惊,如今事情差点儿临到母亲身上,我更是心头发怵。
都说人人都有逆鳞,被触碰逆鳞的那个人可能会因此丧失理智和信念。有些时候我们抛弃的不仅仅是父母的一些啰嗦,也有可能是抛弃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他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利用燕子辛勤孵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现出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译文: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一雄一雌翩翩飞舞。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候,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应知道今天你们也会如此!
这篇诗文何尝不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让我们明白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又告知我们待我们羽翼丰盛时不顾一切离开了曾经养育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看着离我们而去的幼子,想想当初身为幼子时我们的所作所为。
感恩无处不在,回报不论大小。我们从感恩父母开始,体会父母辛劳,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安心学习,快乐生活,让父母少操心;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我们也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分享,感悟生活的美。在感恩行动中,我们才能真正懂得:感恩是一种幸福,学会回报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