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起这件事
如果将每件事的前边,加上一个日复一日,似乎就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比如说,早起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复一日地早起,这就开始需要斟酌一下,早起到底该做什么才好了。
天天早起是一个难题。生活好像就该如此,只要涉及到天天重复的事情,人们总是容易心生倦怠,难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觉悟和行动。何况早起之后还需要面对一系列所谓的高效积极的事件,说得好听叫提升自我,其实就是拖着疲惫的心情强迫自己完成一些平日里不喜欢的活动。
我倒是喜欢早起,但并非要每天都早起,一周如果能保证四五天,那情况就很乐观了。而剩下的那两天可能就会偷个懒,哪怕醒了,也得在床上赖到七点再起床,就好像是给自己的奖励一样。
那么这几天早起的清晨,我会做什么呢?我大多用来这整理思绪,会做一些自己最为欢喜的事情,比如保证每天的运动量,或者增加当天的阅读量,我还可以安排个十来分钟的清闲,来为自己准备几次丰盛的早餐,毕竟亲手煎的荷包蛋吃起来都会更觉爽口。而有时候刚好比较幸运,甚至还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散步谈心,这实在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那么,关于早起这件事,即便做好清晨的日程规划,还是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几点起来才算早?如何保证每天都这么早?久了会倦怎么办?......
长期以来,我都坚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性,那我即便能说六点是早,也会有人说五点更好,所以,想要多早,适当就好。本来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行为,可别为了某些所谓的“宏图伟业”而迫使自己突破极限,睡眠不足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何况,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呢?把早起当做一件惬意的事,在太阳未起之时,沏上一壶清茶,看几页书,听个小曲儿,或是写上几个字,哪怕静谧地坐着,感受下空气中隐约传来的某些声响。这样想来,早起还是一件浪漫的事哩。
我认为,体会到早起好处的人是不容易厌倦的,而且对其他方面的日复一日也会保持极高的热情,为何会这样我不想去细谈,只能说信不信由你吧!早起要坚持多久才有好处,这倒是值得拉扯拉扯。一个习惯能不能更快更易地养成,在于在行动之前把这个行为当成什么。你视它为洪水猛兽,自然避之不及,一心想要战胜,反而容易有心无力;而你若能视其为香草美人,当下便会心头一喜,迫不及待想要一亲芳泽。
早前看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尤其是准备对某事有所坚持的人。书里提到了这么一个长距离跑者的思维,即今日不想跑,所以才去跑。当然,其中还有某些振奋人心的言语,这边简略摘录我还印象深刻的几句话吧。
“但凡做一件事,自有值得去做,或者做过头的价值。”
“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简素而规则的生活就宣告开始。”
“无论别人怎么看,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感觉如何?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些话想必是在早起或者睡前写下的,也可能是在茶余饭后偶然谈到记录下来的。因为生活,就是各种各样态度的总和,写作自然也包括其中,早起的人,思维也更为活跃。
今日累极,故而早起,这本该是作为早起者的思维。因为你只有早起之后,在一天中将热情宣泄,才能尽快在夜里入眠,进而调整生物钟,连续几天之后,便无需勉为其难,早起会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何乐不为呢?
再进一步,我就早起一事所能产生的联想太多,但就生活态度方面,感受最深。拖延,懒惰,犹豫,疲惫,繁忙...这样的词语或许就不该在脑海里形成概念,一旦形成,便有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不做一件事就是不想做,没有那么多借口。
最后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不想做”,所以才更应该做好,这不就是我对待生活该有的态度吗?长期以来,我一直都坚信这样的态度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