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毛
我的书架上躺了一本书,这本书“年纪”最大,记忆中是初中买的,几年后,我又把它带到了我生活的城市。这本书,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小的时候,我一直把三毛等同于电视剧《三毛流浪记》里那个三毛。很多很多年后,有一天,我终于知道,原来她们不是一个人。作家三毛,来自台湾,有浓密齐腰的长发,照片里的她一看就像是文艺女青年。你能想象,把文艺女青年放到一望无际的沙漠吗?
《撒哈拉的故事》,讲的是三毛追随丈夫荷西,去到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看书有个好处就是,你不用真的去到沙漠,你就能窥探到别人不一样的生活。没想到,三毛能把生活过成故事,把故事写成书。
如果说,曾今的三毛,在我心目中,就只有文艺。那么看过书之后,她的形象更加立体了。她有趣,爱跟不懂中文的荷西开玩笑,骗他粉丝是春天的第一场雨,猪肉干是治咳嗽的药片;她匠心独具,总去垃圾堆里捡东西,把破轮胎改造成沙发,把骆驼的尸骨捡回去当工艺品;她很善良,教沙漠里的女性认字,普及卫生知识,还乐于借东西给别人,虽然总是有去无回;她也很胆大,不仅会在沙漠里探险,会翻墙去司令家后花园偷花,会偷看沙漠里独特的洗澡方式,而且凭借自己三脚猫的卫生知识,竟然敢去给别人接生。三毛实在是太有趣了,而且她太热爱生活了,身处沙漠,她也能把自己的小家装扮的与众不同。原来,不是别人的生活有多好,而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在哪里都会过的有滋有味。
看她的文字,你仿佛看不到什么苦。事实是,沙漠里真的苦。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物资匮乏,淡水要一桶一桶去买,一次次走在烈日下,拎回来。夜幕降临,沙漠里温度极低,荷西为了赚钱多上夜班,她只能一个人呆在空旷简陋的屋子里,孤独和害怕不言而喻。而她说,“我并不气馁,人,多几种生活经验总是可贵的事。”
我看了看放在我左手边的书,仿佛真的在跟作者聊天。文字间,我对她又多了一点了解,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个画面感,仿佛我就在旁边,见证了故事的发生,被她的生活态度感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