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依稀过往的记忆

2024-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青蘅芜院

2月17日,周六,晴

今天,是上班族的最后一天年假。

中午,我和妈妈在妹妹家搭伙。午餐后,和妈妈一起走回三村,休息。

午后,阳光正好,陪妈妈在三村走路。遇见邻幢老伙伴:庄医生好,快过来晒太阳吧。

老妈对我说,我晒太阳,你去走路吧。

嗯嗯,与静静约好见面啦。静静家小区就在附近,从三村过去,几分钟就到。

聊起单位的人事,她说,真是时过境迁,现在中午时间都没人一起走路了。原本你和文在的时候,我们一起走路,说话,聊天或午睡,多好呀。

90后的年轻人,与我们有很大的代沟,很多行为都无法统一,估计还是我们落伍啦,静静感叹道。

晚饭后,与妈妈聊天。她提起了父亲的一位学生,当年那么聪明有前途,如今怎么会断了尘缘,归了佛门,家里的儿子和老婆就不管了?实在想不通。

又聊起父亲的一生,他五岁时,娘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后得到消息说在上海帮佣。等全国解放后,几次三番至上海寻亲,查到37位与娘同名同姓的,基本条件差不多的都赶去见面,均不是。其中有一位可能性最大,不仅同名同姓同乡,而且年龄接近。追踪下去,查到跟着户主去了台湾,希望落空。

有一年,学校曾老师的台湾舅舅,因政策开放,与家人取得了联系,千里迢迢回到故乡探亲。反响很大,那时,父亲又开始了期盼,他对我们姐妹说,说不定哪天,你们的台湾奶奶就回来看你们啦!等着吧。

走在人生风雨里,即便生活支离破碎,也咬牙继续,这就是普通人自己撑伞的力量。这一点,父亲一直是榜样。

在父亲过80岁生日时,他说,我的娘亲估计早已不在人世了,否则,她早就回来看她的儿子和孙女了。

依稀过往的记忆呀,在这一刻,如此清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