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
这是一段探索“教学的自我”的旅程,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段自我认识,自我修炼,自我成长的旅程。教学是相遇,教学是舞蹈。
书摘:第一章
现在,我终于找回了自己。
曾度过了多少岁月,
曾换过了多少场地;
我一次次的动摇,
我一次次的迷失,
戴着别人的面具......
——梅·萨顿《现在我终于找回了自己》
批注:读完这首小诗,我的内心难以平静。今年是我站上讲台的第七年。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找一份师者的纯粹。我从一个收入还不错的培训学校毅然决然辞职,经过三个月魔鬼般的备考日子,我正式站上了讲台。这一路,走得不算顺利。工作的地方,也从一百多公里外的学校辗转到了离家十公里左右的地方。记得刚开始,有人问我为什么当老师这个问题。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因为热爱。可是,当被自己真心相待的学生和家长冤枉时;当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学生还是不能理解自己时;当自己满腔热忱却换来学生修道士般的沉默时;当班上学生成绩一塌糊涂时;当班上的问题层出不穷时;当在学校的时间已经完全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时,家庭和工作的天枰失调时......我一次次动摇了,我开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适合当老师,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选错了职业。当我发现当前的考核机制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矛盾时,我也曾迷失方向。我不能再戴着面具说我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多厉害的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
书里的故事精彩,因为作为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书摘P42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差老师”的形象——他们说出的话听起来言不由衷,就好像漫画书中的气泡框里的话语,常常漂浮不定地遮掩着说话人的脸面。
好老师在教学中将自我、学科与学生融为一体。
当优秀的教师要把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出一副不分彼此的织品时,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就在这里纺纱捻线、转动梭子,织出布匹。
批注:我成写过一篇小文,将师生关系比作一张布上的破洞。好的老师可以将这个洞缝补好织出个性化的图案,差的老师可能将这块布撕得粉碎,只好换掉。
书摘:何谓教学的勇气?
教学的勇气就是教师在面对强人所难的苛求时仍能尽心尽力地坚持教学的勇气,凭着这股勇气,教师、学生、学科才可能被编制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之中。
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尊重学科和教师的多样性,而这一点只讲采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是无法办到的。
批注:教学中的自我认同在于认识到自我的不足,认可教学相长;自我完善在于将自我、学生和学科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真诚地对话实现良性的沟通,在沟通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书摘:何谓“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批注:我的理解:自我认同是构成我人生的各种要素的总汇,是将构成“自我”的各个要素进行聚合的过程。自我完善是将自我认同的要素联合,是促使我的人生完整协调、生机勃勃,是一个筛选的过程,要以自我认同为基础。
书摘:故事是这种真实的最好方式。
批注:艾伦和埃里克的故事告诉我们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两个人自我认同是相似的,但是在面对变化的环境,一个固步自封,一个适应变化。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结果。
布伯(Martin Buber)说:“所有真实的人生都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穷无尽的相遇。
批注:我也写过类似的句子,但是当时苦于没有理论依据。这句话就表达了我那篇小文的核心。在教学生涯中,我们会有会有很多相遇,如何界定这些相遇,全在于自己的本心。
书摘:
当我们更多更深地了解自我时,我们就能学到展现而非掩饰自己个性特点的各种教学技巧,由此可产生优质教学。
教育犹如人类自古有之的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历来就是这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它每天给师生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两全其美的舞蹈:年长者给年少者以经验,年少者给年长者以活力,他们在一起翩翩起舞,共同塑造着休戚与共的人类社会。
本文1527字,阅读需要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