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此心安处
【本文参与一字经典主题写作第12期"安"。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白薇虚岁三十二岁了,还没有结婚,在一处大型教育机构工作,在这个对于家乡小镇而言的“大城市”打拼多年,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窝”、一辆代步的小车子,生活安稳,自给自足。
她不着急,一向心态平和的妈妈却急了,“薇薇,怎么就老是不结婚呢?你看咱们的老邻居大鹏,人家和你是一年出生的,人家孩子都上小学了。”妈妈在视频电话里穿着惯常的家居服,饱满额头上的白发隐隐约约,眼中的关切她在千里之外都能感觉到,“好孩子,跟妈妈说,你是不是身体,或者心理上有什么问题?”她稍微迟疑,又下定决心,“你是不是不喜欢男孩子?喜欢女孩子?”
白薇一口咖啡刚喝进嘴里,差一点笑喷出去,“妈妈,你倒是啥都懂滴!”她抽出手边的纸巾擦擦嘴角的咖啡,“我上中学时和隔壁班的男生谈恋爱,你和爸爸冒着雪被班主任叫到学校时,你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呢?”
“别跟我打岔,问你正事儿呢!”妈妈故作生气的板起脸,“你都多大了,再不结婚将来可怎么办?我和你爸往后都老了,你连个亲人都没有,结了婚,有个孩子,女人的一生才算圆满。”
“妈——”白薇使出惯用的手段,开始跟妈妈撒娇,“我的妈妈还年轻漂亮着呢,再说您保养的这么好,一定能长命百岁!”
妈妈的眼角没有堆起熟悉的笑意,“别调侃妈妈,说说你自己,我在你这个年纪,你都上一年级了,你再不结婚,生个孩子都困难。”
“那就不生呗!”白薇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忙着上班、忙着照顾她,整天脸都顾不上洗的模样,“要是生一个和我一样娇气、挑食、爱生病的小孩儿,想想就可怕,我可没有您那份耐心和爱心。”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妈妈,还不是要一点一点的学,我现在的脾气和年轻时一样吗?”妈妈目光慈祥,哪里还有年轻时鲜活、立体的性格?
白薇想起妈妈曾经披散着头发和爸爸吵架时的模样,那时的她,还会为家务和孩子,和爸爸斤斤计较;还会为存了好久的钱,才舍得为自己添一件新首饰或新衣服而欣喜;还会为了孩子不起眼的一丁点进步,向其他人炫耀。可现在的妈妈退休了,生活抹去了她的棱角,她读书、养花、瑜伽,整个人像一潭波澜不惊的湖。
“妈妈,你当初怎么那么早结婚?就那么轻而易举的嫁给爸爸?”其实白薇一直很好奇漂亮、苗条,有学历,有能力,有稳定工作的妈妈,怎么会嫁给各方面都不具优势的爸爸,婚后爸爸懒惰、不上进,臭袜子乱扔,马桶总是忘了冲,妈妈哭过、闹过却从没有提过和爸爸离婚。
妈妈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本来我上学家里就不支持,好容易上了学、参加了工作已经二十二岁了,我的奶奶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谁家这么大闺女了不嫁人?耽误我的孙子娶媳妇呀!谁愿意嫁过来,家里还有一个老在家里的大姑子!’我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嫁给你爸,起码有个家,有个落脚的地方……”
白薇透过手机屏幕,看见妈妈眼里闪动的泪花,她知道妈妈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也知道妈妈回家总是大包小包给姥姥买东西,却换不来一声由衷的关心;舅舅空手回家、满载而归,姥姥却总是笑逐颜开。却从不知妈妈的婚姻是因为要给家里“腾地方”,妈妈不提离婚,也不敢离婚,不管受多少委屈都要默默承受,因为她无路可退、无家可归。
“妈妈,您大概没有想过,其实,你和爸爸的婚姻,对于我是反面教材,这么多年,我看着你付出、看着你流泪,也感受到你的无奈,对我深深的期待,你希望我能活得幸福、快乐、自由,不是吗?”白薇想起妈妈不顾爸爸的一再反对,让她选择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鼓励她趁着年轻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只一次满含深情地说,“去吧,你替我看看外面的世界,替我去感受一下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这一刻,白薇理解了妈妈内心的孤独、对自己深深的爱意,“妈妈,别为我担心,我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向往,如果有合适的男孩子,也会结婚、生孩子,但是,我不会急着把自己嫁出去,不会为了嫁个随便什么人而结婚。”
此时的白薇心中莫名激动又安稳,“妈妈,你不只是我的妈妈,还是你自己,有时间出去走走吧,如果觉得自己出门太孤单,我们两个一起!”
妈妈流着泪点头,“好!好!你有自己的想法就好,别因为我,影响了你对婚姻的判断,其实,婚姻生活可以很幸福!”
其实白薇和妈妈隔得并不远,妈妈开始试着走出家门,她学会了自己买票、自己坐高铁,有时和白薇一起出去旅行、品尝美食,有时邀三五同龄人去看山、看水,年龄渐增、渐渐勤快起来的爸爸,也加入了陪伴妈妈的行列。
白薇虽然还没有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的另一半,但是不会焦虑,因为她记得妈妈含泪说过的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