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过地皮了,肚皮呢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过河小卒2008
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成绩终于评出来了。虽然这次考试的组织严密,评卷程序也比较严谨,相比较上一次模拟考试,应该说更有可信性。可是即使是成人,在缺乏外人监督的情况下,作弊造假尚且不稀罕,何况是这样一群未成年人呢,更何况是宅在家里进行网络考试呢。成绩出来之后。在我们的班主任群里炸开了锅。“排名没有意义,就当小测验了。我们班分数最高的是一个平时三十名的家伙,咸鱼翻身了还打了好几个转。平时语文十分的这次九十多,水多的都快淹死她了。”“我们班也是一个中下游的同学都到年级前几名了,我是大大表扬了他,还希望家长介绍一下孩子学习经验呢”。“我说在家学习效果比校强多了,没了一位数,平均分及格了,进步很大”。个别学生不正常的分数都让做老师的不知说什么好了。

哪个学生还不希望自己多考一点分呢?可是你的分数来路得正啊。整天在被窝里睡懒觉,网课不上,作业不做,还指望着金榜题名,希望能够理直气壮,趾高气扬地进入高中的大门。不是自不量力是什么?
考试之前一再耳提面命,诚信应考,诚信考试。可是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既爱慕虚荣又不肯用功,还能玩弄一些小手段的学生。
我曾经在自己班的班会上反复强调过一个农村的谚语“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搞过浮夸风。放各种庄稼的卫星,除了让某些人达到炫耀政绩的目的,在非正常的政治环境下得到高升之外,受罪的是老百姓。一个在做弄庄稼上偷工减料的农民,如果还指望着到秋收的时候能够有个好收成,那不也是想瞎了心吗?
这本来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学生们该能够明白。可是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有学生为了自己可怜的面子喜欢弄虚作假呢?难道他们非要等待着到中考尘埃落定之后,等到人家考上高中的同学,在行政楼前高举着自己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欢呼雀跃地照相留念时候,等到家长成几千甚至上万地给他们缴费的时候,摸摸自己的脸才知道疼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