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架上的货物,怎能用标签去定义和“售卖”?

2024-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天贝兄闲谈

“贴标签”原指是在产品和商品贴上用以表明检验资质和分类内容的标识,现在被更多用来表示对他人的主观强行判定和认识。

无论这个标签所判定的内容是褒义还是贬义的,其本质都是在用偏见和刻板印象来看待他人,这本身就是一个与人相处和交流的错误的方式。

今天来谈的这部讽刺短片,讲的就是极致的贴标签问题。

男人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回家,男人的母亲开门就问男人他是谁,男人说是她儿子,于是母亲就给儿子贴了一个“儿子”的标签。

男人又介绍旁边的女性是自己的女朋友,母亲又给她贴了一个“儿女友”的标签。

女友表示不解,男人说自己的母亲只有3秒钟的记忆,为了方便交流,只能通过贴标签的形式保持记忆。

母亲问儿子的女友有没有兄弟姐妹,女友回答自己是独生子女。

母亲给她贴上了“娇生惯养”的标签,这让男人的女友已经有些不满了,可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看到女孩有些不悦,母亲连忙把标签贴在了她身后,并说她忘了不好的标签要贴在背后。

母亲又问她谈过几次恋爱,她回答7次,母亲又在女孩背后贴上了“朝三暮四”的标签。

感觉不对的女友跑到镜子前看到了这个带有侮辱意味的标签。她说自己是一个个谈的,可母亲又给她贴上了“喜新厌旧”的标签。

男人想让母亲控制一下自己,没想到母亲“杀疯了”,给自己儿子贴上了“遇人不淑”的标签。

吃饭的时候,女孩看到男人对他母亲贴标签的行为不管不顾,就从他母亲的标签包里找了一个“妈宝男”的标签贴在了男人身上。

这成为了一场贴标签对决的导火索。三个人开始互相贴标签。

女孩借上厕所之名暂时逃离“战场”,等她回到餐桌前,看到那对母子各自身上已经贴满了各种标签。

她灵机一动,把一张“妈妈”的标签贴在了自己的额头上。

男人的母亲看到了这个标签,冲上前抱住了女孩并呼喊着“妈妈”,可她又突然意识到那里不对味。

女孩说:“你总依赖标签生活,那味能对吗?”

“其实每个标签都是你自己,要不怎么在你兜里。”

这句升华主题的话让这部讽刺味道拉满的短片直击内心。

喜欢给他人贴标签的人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主观偏见来定义他人,而这些定义被局限在了自己狭隘浅薄的意识里,也就是说他们眼里的别人才是真正的自己。

贴标签无非就是一种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行为,是拒绝与他人真诚相处,拒绝倾听他人真实内心的自负的表现。

依靠标签生活就是在拒人于千里之外,就是低情商、虚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封闭自己的视野,不接受他人优点和美好的可怜行径。

每个人都不愿意被标签定义和束缚,每个人也都是多面的、变化的,是任何标签都无法定义和评判的。

可有时我们又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或是为了找到自我的归属,或是为了迎合他人的观念,又或是被流量、利益、热点所裹挟。

可冷静下来想想,这样的自己所看到的人和世界就是完整的、全面的、真实的吗?这样的自己是否就是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是否就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如果无法避免自己不被贴标签,那至少先做到不给他人贴标签,真诚待人,真心交往,其实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简单直给的标签,也没有那么复杂难测的人心和人性。

人终究不是架上的货物,怎能用几张标签来定义漫长而充实的一生,多彩而繁复的人心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最大动力与温暖鼓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