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 | 你成了遍地开花的奶茶铺,我还是愿意去坐一坐
星巴克不再是那个稀有的咖啡店。写字楼、商圈、住宅区……常出没的地方总能见到她的影子。今年,超越2000家的门店数量让中国成为她最大的国际市场。各种声音随之而来:星巴克的高级身份属性还能延续下去吗?是要变成的售卖咖啡的连锁快餐店,还是街边随处可见的奶茶铺?
相信“快餐店”、”奶茶铺”不会成为她的标签,尽管他们同样售卖咖啡饮品,关于价格和每次点单要排队的吐槽也没少听。
然而,下一次和朋友约见面的地点还是星巴克。
想要独自呆上一会的时候,走进的还是星巴克。
绿色的双尾美人鱼似乎拥有一种魔力,我们总是不期而遇然后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近她,道不明缘由却流连于此。
星巴克带给我的是什么?不只是一杯咖啡带来的简单享受,更多的是在期末复习时伴着红色包装的圣诞特饮,专注梳理知识的畅快充实;是在失意时联系许久没见面的老友时收到的“航洋星爸爸见面”的答复;是伙伴们午后的小憩演变成头脑风暴,离开时的意犹未尽……
最近读了星巴克掌门人霍华德·舒尔茨的传记《将心注入》,重新找到了答案。
" 每当很多人独自坐在橱窗前的座位上时,我们为他们提供沉思的空间;在人们被众多争端割裂为零散个体的年代,我们渴求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偷工减料成为行业潜规则的日子里,尽管成本增加,我们依然践行道德准则——这都是让我们倍感荣誉的坚持,是我们对核心价值的追求。"
人们将企业定义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品牌则是用以识别和区分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术语、图形以及它们的组合。而我认为所有企业、品牌兼具有人格,甚至是特定的人的延伸,它们反映的是一个人或是一群人的价值观、品格、个性。
从星巴克身上,不难看出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影子:对咖啡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蓬勃激情、永远闪烁着创意和活力。最让我钦佩的,是他对于人的关怀以及对核心价值的坚守。
出身蓝领家庭的舒尔茨自小目睹为维持全家生计而奔波劳碌的父亲因为一次工伤而让整个家庭陷入困苦的境地,尽管父亲一生都在努力打工,却从未享受过任何社会医疗保障福利,很长一段时间被病痛所折磨,直到晚年因为肺癌而离世。生活的辛酸苦辣孕育了舒尔茨一颗悲悯的心和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动力。
创立星巴克时,霍华德·舒尔茨立志通过这个伟大的企业实现他的理想:让每位在星巴克工作的人获得尊严,在工作中找到他们生活的意义。事实上他一步步做到了——将所有员工视作公司“合伙人”,他们之间互称“伙伴”,专注地投入到他们共同的事业中;公司还未上市,高层便一致通过“咖啡豆股票”制度,为每一位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期权;为了免除伙伴们的后顾之忧,在创业初期尚未大规模盈利的情况下星巴克为所有员工甚至包括临时兼职工作人员购买医疗保险。只有对员工发自内心的爱与关怀才创造了平等、互敬、积极、创新的星巴克文化,凝聚一批优秀的合伙人,延续着星巴克独特的基因。
星巴克的每一位伙伴在提倡进取又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氛围中发挥他们的才能,怀揣分享咖啡文化的使命,坚持使用优质咖啡豆加以用心烘焙和调制,让顾客从进入店内的那一刻,嗅到纯正咖啡的浪漫情怀;他们深入体察挖掘顾客的真实需求,想尽一切办法为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的体验,1994年他们邀请杰出的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倾心打造风格统一而独具个性的店铺,于是今天在家和工作场所之间,我们找到一片可以来去自如,畅快呼吸的绿洲;他们将咖啡、音乐、空间艺术巧妙融合,让众多被社会被网络割裂的零散个体重新汇聚,坐在咖啡桌前面对面交谈互动,感受到彼此的真实存在和相近的距离,让那些在日以继夜的忙碌中渐与本我分离的人们,在独处的片刻,寻回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星巴克坚守他们激发和孕育人文精神的使命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将咖啡文化随着店面散播到世界各地。面对顾客,他们从未大肆标榜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却在2008年2月骤然宣布将美国本土7100家门店停业整顿,原因是2007年以来,为了追求效益的快速增长他们不再如过去那般重视客户的体验和百般用心的运营,大步发展的路上迷失了初心。
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重返一线担任首席执行官,强调找回品牌一直以来坚守的价值,他毫不犹豫关闭了美国本土的600家店面,重新对所有的咖啡师进行培训。公司的内部整顿遇上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星巴克的收入下降了53%,跌到3.16亿美元,直至2009年的第三季度才扭亏为盈。
短期而言星巴克这一次停业整顿帮助他们度过了寒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重拾企业价值和使命恰是自身的一次洗礼,再一次“将心注入”的行动无形中巩固了企业的命脉,积累的是难以估量的隐性价值。我们见到一家迈向全球的大公司并未在扩张中得意忘形,而是选择放缓脚步找回她从西雅图那间小咖啡店起步时谦卑的姿态和全情投入的心。忠于自己的使命且不忘自省,对人对己保持尊重、真诚、谦逊,才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亦是企业通往长青的路径。
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在2013年10月,或许大家都还记得那次央视针对 “星巴克在中国暴利销售”的报道引发的热议。出乎意料的是星巴克完全没有因为权威媒带着批评意味的报道而遭到大众的指责,相反,国内逾百万星巴克粉丝为星巴克辩护,除了针对央视的质疑理性的分析星巴克在华经营成本,他们更是表现出对星巴克的绝对支持和认可。于是,一场看似危机的事件不仅没有让星巴克遭受丝毫负面影响,反而因广大的粉丝自发辩护和支持进一步维护并传播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
这现象绝非偶然,一个对员工、对顾客全心投入关怀的企业,有谁不会被感染并且支持呢?
对比今年以来所见国内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两度面临信任危机,官方企图挽回信誉的声明盖不过千万用户落井下石般的愤怒声讨。通过两起“事件”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我们是否看到一家大公司和伟大的公司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