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用工具癖

将豆瓣变为学习管理工具

2013-09-14  本文已影响4994人  五花王

作为豆瓣的早期用户,我一直认为豆瓣后期的SNS化和娱乐化是埋没了豆瓣的核心优势,那就是它先天具备的成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在线知识管理工具的潜力。

从读书、电影、音乐到同城活动和各种豆单,乃至讨论组和电子图书,再到现在的豆瓣阅读和之前的豆瓣九点,以及日记和相册,如果善用整合,再向云服务发展,豆瓣在走向社交化的“歧途”之前,原本是可以成为今天微信级别的个人大数据整合中心领导者的,可惜,人气迷了眼。

不过,现有的豆瓣读书,作为知识管理工具的功能还保存的比较完好,实际上也是其核心用户群最为依赖的一个业务模块了。

对于需要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学生和专业人士,豆瓣读书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跟踪和整理知识学习进度的工具。下面,我们来看如何利用豆瓣读书来进行个人的学习管理。

第一步,我们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加入“想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想读列表并没有分类功能,需要你手动加入标签。点击想读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对其添加分类标签,如“经济学原理”、“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材”、“2013年10月读书计划”等等。

在“想读”页面的弹出框中,有一个“简短附注”,可以写下自己的学习计划:准备何时购买,何时开始阅读,何时读完,计划读电子版还是实体版等等。如果你打算购买这本书,可以在书籍页面将它加入购书单。也可以反向操作,在购书单页面选择从想读列表加入购书单。

第二步,假如你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项考试有多本书籍需要逐步阅读,你可以将它们添加到豆列,在“添加评语”中写下学习需求和学习计划。最后,你会生成一个名为“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书目”、“硕士论文写作参考书目”,或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计书目”之类的豆列,这相当于是你的一个学习任务清单。

你还可利用豆瓣的日记功能,将某个学习任务下所需要的书籍的封面和链接添加到日记中,并附上阅读计划。你甚至可以将多个豆列加入同一篇日记中,建立一个综合学习项目,如“大一第一学期课程参考书及课外读物”,下设“经济学入门”、“高等数学”、“英语四级”、“英文原版书”、“证券投资知识”等等豆列。你可以在每个豆列下标注自己的计划时间和安排。

第三步,当你开始阅读一本书时,你可以把它修改为“在读”状态。然后,你就可以开始通过“写笔记”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了。当然,我个人依旧习惯于纸笔模式和实体书,如果你通过豆瓣阅读购买了电子书籍,或者通过Kindle等设备阅读,你可以很方便的记录电子笔记。通过标为原文、插入代码、图片和公式等功能,豆瓣的读书笔记实际上可以记录绝大部分学科的学习进度和感想。

通过自己的读书笔记,也可以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然后,你可以通过豆瓣的日记形式,定期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如周小结、月小结等。

最后,你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那么,你可以把它改为“读过”了。我个人的建议是,你最好写一篇书评,归纳自己在阅读这本书时的所思所想,并开始看第二遍⋯⋯

我们可以看到,“想读”列表,实际上就是GTD模式中的“收件箱”,那么购书单便是“下一步行动”,豆列和日记,可以视为“项目”与“日历”,同时,停留在想读列表中的书籍,便是“将来/也许”模式。

进入“在读”列表后,你便是在执行一个任务清单了,此时最必要的就是不断通过记录读书笔记和日记的方式对自己的执行进行检查/回顾。

同理,你也可以对电影、音乐、乃至你在豆瓣九点订阅的信息源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样,你的娱乐和信息获取,也会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豆瓣的豆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组织工具,如果当年豆瓣能够增加在线日历功能,把同城活动和豆单整合进去,甚至可以做旅游目的地清单和购物清单,再添加云服务,那么可以说一个功能很不错的在线生涯管理系统便可以在豆瓣实现,中文市场上,印象笔记也就没什么事了。

好在,尽管不完美,但它依旧有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