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藏着一个舍不得删掉的人
有没有花店,你都要独自绽放
今天我的朋友阿夏跟我吐槽,她主动疏远了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她们熟悉到可以彼此喝一杯水,在对方家里过夜,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会主动疏远她。
四年前阿夏考上老家的公务员,并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她,她却说:“体制内就是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你很快就会后悔的,还是留在大城市打拼比较好。”
三年前阿夏谈了一个年纪小几岁的男朋友,可当阿夏满脸幸福的和她分享自己的新恋情时,她却说:“年龄比你小的男生都不靠谱,最后受伤的还是你自己,不如找一个比你年龄大的吧。”
两年前阿夏贷款买房,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而开心,她却说:“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子,搞得压力那么大,不如找个好男人嫁了舒坦。”
阿夏说,这种对话越来越多,让自己感到非常疲惫和不适。作为很好的朋友,不是为自己开始了新生活而开心,而是以绝对主导者的身份来做点评和批判。
这让我想起实习时认识的一个杂志主编,我无意中看到她在8月的日历上勾出许多红圈,便问她这个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忙,她回答说这些都是朋友生日,朋友的孩子生日等,圈起来是为了提醒自己买礼物。
她说:“虽然平常不会过多交流,但对大家重要的日子表示祝福,同时自己重要的日子也收到别人的祝福,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我被她的细心震惊到了,但心里同时觉得,天呐,这样好累。她说,很繁琐是吗,但这是我的生活习惯之一。
后来我看到的印证了她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我们觉得困难的事,她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她生日的时候,杂志社永远有收不完的花和礼物。
她的感情生活很稳定,结婚5年,另一半还时常和她一起旅行,出差时总会带回来礼物,情人节还会定大捧玫瑰到杂志社,就像热恋中的情侣。
离开杂志后我过生日时,J她也会发来问候和礼物,我想起她日历本上的红圈,觉得很温暖。
我记得泰国电影《永恒》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亲密。就像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从不在彼此的树荫中生长。”
真正的朋友当是如此,是花开两朵,是芳香各异,是相互欣赏,是留有边界,是彼此尊重。
维持一段关系长久的根本,不是拼命靠近,而是不要越界,是恰到好处,掌握分寸,懂得留白。
在人际关系这道难题里,希望我们都能做那个温暖却不失分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