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救他们,这些精神世界的孤儿!
这家早餐店我常去,在五道口的一条小巷子里。
店的周边环伺着KFC、711这样的知名连锁,它坐落在这,显得有些另类。
店不大,卖豆浆、油条、混沌等传统主食,咸菜是自家腌的萝卜条和黄豆,口感很好。
因为上班顺路,早上来不及做早餐,我就会去店里吃。
一来二去,和老板也熟络起来。
老板是四川人,背井离乡来北京快十五六年了,早先干过工地,从高处掉下来摔断过胳膊,被钢筋戳断过肋骨,反正是几次的死里逃生。
因为太危险,结了婚,就开始倒腾蔬菜。
为抢到新鲜的好卖,凌晨三四点起来,到新发地排队,冬天被冻的脚上的口子有一厘米深。
后来,渐渐攒了些钱,倾家荡产的在这开了这家小店。所幸生意一直不错。
他趁忙碌的间隙,扒拉了一口面条,和我说,现在的虽然也要早起,毕竟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已经很知足了。
早上店里人很多,虽已是初秋的北方天气,他脖子还挂着一块毛巾,汗渗满额头的时候,他就拿出来擦一擦。
周六日去他的店里,总能遇到他家的两个小孩,十岁左右的样子,一直很专注的玩手游,店里无论多么人声鼎沸,似乎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发挥。
有时坐的近,还能听到哥俩讨论闯关技巧,这时若有客人问餐巾纸在哪之类的问题,哥俩就会茫然的先后抬起头,恍惚一会,随即大的说一句不知道,两人就一起低下头继续。
老板似乎也发现我在看他的儿子,我俩目光相碰,随即相互尴尬的笑了笑。
====
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
过年走亲戚,和表姐一起坐车,她家小孩四五岁,也一起去。
几个小时的路程,一直在看动漫,场面十分热烈,他开的声音又大,一会咧着嘴傻笑,一会皱着眉头大喊大叫。
我无论怎么说,他看都不看我一眼。
后面,我故意将手机抢了过来,说,不许看了。
他狠狠的瞪了我几眼,没敢发作,随即哭叫起来。
表姐说,给他吧,不然咱们一路都别想安生。
几次同学聚餐也是一样,大人在桌上谈的胡天海地,小孩吃上几口,就凑在一块看动漫,或者玩手游。
和同学说,不要让孩子玩了,一起坐着聊聊天不也蛮好。
同学和小店老板一样,尴尬的笑了笑,说,不听。
在现代社会,再来谈玩手机这个问题,谈论者本身都会觉得自己俗不可耐。
我想纠缠的也不是这些。
我所担忧的是两代人的格格不入,而产生的一个个精神孤儿。
小店老板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有个出息。
可文化水平不高,又整日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他,只能尽可能在物质上给予儿子支持。
精神上的引导,只能靠孩子自力更生。
这些精神世界上的孤儿,把自己丢进了一个成人为他们编织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亢奋的血和澎湃的梦。
他们在这其中体验着一种超常的快感,这种快感袭满全身,让他们动弹不得,而父母至亲,端坐一旁,虽自知不好,但也只能束手无策。
我的表姐很疼自己的孩子,但除了照顾起居,检查作业,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也是爱莫能助。
更可怕的是,想不明白,不知如何是好,父母自己索性就放弃了这方面引导的可能性,成了一名看客,甚至是怂恿者。
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很放心的交给了虚拟的游戏和动漫、交给了自己都搞不懂的东西。
只求孩子别吵,别来烦自己就好。
====
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反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由此而带来的结果是校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的不断攀升,是许多新一代年轻人沉迷于LOL和王者荣耀,是两代人之间永远不可跨越的沟通障碍和亲情断裂。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不想再举。
谁来救救他们?这些世界的孤儿。
学校管教的弹性太大,社会风气转化的时间太久,回归到最终的答案,只能是父母自己。
身为父母,扪心自问一句:你是否自己已经停止了成长?
你可曾试着去了解孩子喜欢的事物,翻阅几本育儿的书籍,或请教一些专家的建议。
从学校出来这么多年,你自己多久没有去读书、去学习、去开阔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眼界了呢?
你可能会叫屈喊冤,每日忙完工作,已经累得腰酸背痛,哪有时间顾得这些事情。
或者说,当饭还吃不饱的时候,谈这些是不是太过奢侈。
那就想想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结所在,恰恰在于为人父母的你我。
我们一旦对自己的生命质量不负责任,孩子也就很难从你那里效得什么榜样、汲取到什么营养的,慢慢的也就如花朵般枯萎,纷纷坠入其他大人为他打造的精神旋涡。
精神孤儿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自我成长的问题。
人习惯将问题付诸于一个无解的答案,好推脱掉自己的责任,这种推脱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自我推脱,有时好、有时坏。
好的是,人们可以更加轻松自在的生存,不会动不动得了忧郁症,但若要让自己的人生再上一个层次,若要为下一代做好示范和引导,则必须保持一颗自我警醒之心。
简单来说,在子女精神教育上,将责任推脱给学校、社会或是政府,将会百害而无一益。
身为父母,是时候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打造一份更好的生命质地,去拯救你身边的精神孤儿了。
道哥:一个从体制内蹦跶出来的骚年,文字走心不走肾,著有《寒冷的城市》、《宝贝,你好》等书。拾笔再写文,愿以此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