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杂记
自怀孕后,就时常不经意间怀念起小时候吃过的家常菜。 如果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的一道菜,那非红烧秋刀鱼莫属了。从小吃到大,都不会腻。也不知怎么回事。而且我也独爱妈妈味道的红烧秋刀鱼,其他人很难烧出那个味道。怀孕期间,有次特别想吃,我就亲自烧烧看,还是没有妈妈那个味道。烧了两次,都不好吃,后来干脆放弃了。
为什么同样的操作流程,烧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呢?我想了一下主要有这些不同:一是原材料不同。家乡的秋刀鱼,饱满肉多,这里超市的秋刀鱼很瘦,就跟猴子竹竿似得。二是调料不同。红烧秋刀鱼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调料就是辣椒。在老家,我们放的是自家红辣椒磨得辣椒酱,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这里放的都是超市买回来的一些有关辣椒调料,是不是绿色食品谁也不敢保证。三是老家烧饭都是柴火,用山上的木材烧的饭菜,煮出来的饭菜自然都是散发着农家的味道,在这里,基本上都是煤气烧饭菜,口感上自然无法与柴火饭菜相比。
所以,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烧不出妈妈味道的秋刀鱼。
乡村野味-土鸡烧毛豆 乡村野味--红烧土鲫鱼除了这个,小时候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隔壁村有一户人家是专门做豆腐、豆干(香干和“臭干”),每天早晨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挑着两个桶,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边走边吆喝:卖豆腐喽,卖豆腐喽。说实话,他们家的豆腐和豆干做得确实不错,用现在话来说,他家的豆腐是抢手货,经常买断货,甚至很多人都跑到他家去买。因此,他家的豆腐在我们那里远近出了名的。据说他们家就是靠这个挣钱给两个孩子上学,他家的大儿子比我高两届,据说在班上成绩不错,当年考上了不错的大学,现在也不再卖豆腐了。再也听不到卖豆腐的吆喝声了。
他家的豆腐很吃香,不是没有道理的:所有的豆腐和香干都是早晨现做。头一天晚上将黄豆泡好,凌晨3/4点开始用机器将黄豆磨成黄豆浆,然后烧一大锅开水,将开水倒进事先用蛇皮袋装好的黄豆浆里面,用专门的盆装着从蛇皮袋里面流出来的黄豆水,慢慢用手把黄豆水挤出来,直到里面没有水分为止。然后把挤出来的黄豆水倒入锅里,将其煮沸腾了,到一定的时候,再把黄豆水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缸里,然后盖上盖子,大约要过2个小时左右,豆腐脑就出来了,这时候还没有结束,将豆腐脑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纱布里,但纱布要放在晒稻谷、豆子的工具里面,摊开,倒满了再把纱布掀起来盖好,上面放上锅盖,锅盖上面再放一些大石头压着,这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家里做豆腐的流程。他们家的流程大概也是这样的,我没有亲眼看过,只不过,就是放豆腐脑的工具不同而已,其余都一样。
基本上豆腐的制作过程手工化,过程不是很复杂。平时老百姓家里一般不做,一般都是到腊月快过年的时候,才会自己做些豆腐吃。豆腐放到水里可以养一段时间,缓解了冬天没有菜吃的问题,豆腐也是个好东西,比如可以白菜炖豆腐,鲢鱼煮豆腐、咸菜炖豆腐、煎豆腐等之类的。可以说,冬季,豆腐是老百信家里不可获取的一道菜。
只可惜,这些很美好的回忆、美味的东西都只能停留在小时候了,突然觉得小时候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虽然家里穷,但吃的东西很放心,邻里关系也很和睦,互帮互助,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很淳朴、很单纯,很快乐!
现在还能回到小时候生活的那个状态吗?估计有点难。希望有一天我的宝宝能有妈妈这样美好的童年!那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