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路是回家的方向
前几日朋友D突然问我,“L,你觉得家是什么?哪里才算是你的家?”当时我愣了一下,想道D为何会有此问,D则开始谈起了她自己的感想。
“小时候住在乡下,我们一家是跟姑妈一家住在一起的,那时候我们全家五口人挤在一间房,而姑妈他们在另一边。现在想来,一个房间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家。后来家里搬到了县城,不过房子是我哥嫂他们出钱买的,严格来说,那个也不是我的家。”
听到这里,我插嘴问了一句,“为什么?你父母不也是在那里住吗?难道是在你哥嫂家里觉得不够自在吗?”以我的性子,若是要我在自己哥嫂家里住,是无法完全放开自我的,当然不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家,所以揣度D是否亦有同感,然而D并不认同。
“倒不是因为这样,在那里我有自己的房间,想做什么也不会受到约束。我想说的是,我现在回去一般住上一两天就回来上班了,每次还要带衣服回去,感觉更像是去出差。”
我对D的想法表示理解,然后两人就衣服的事展开讨论了几句,总结出我们之所以一定要带衣服回去,不是因为家里没有,而是长期在外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换穿平时的那几套衣服。玩笑过后,D接着分享她的想法。
“工作之后我租的这个房子,我不习惯把它叫做‘家’,而是习惯把它叫做‘宿舍’,所以下班回去我都是说回宿舍,而不是说回家。L,你说哪里才算是我的家啊?”
我明白D的感受,在把出租屋只当做宿舍这一点上,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心路历程,而把暂时居住的地方唤作“宿舍”的这个叫法或许跟我们从寄宿学校出来有关。如今仔细揣摩后,不管是延续学生时代记忆的“宿舍”,还是体现干练白领风格的“公寓”,亦或是小清新少女范的“小窝”,都颇有一种“我在这里终究只是一个过客”的心态。那么回到D提出的那个问题,哪里才算是一个人的家?家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时我想得不多,只是基于我自身的经历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对我来说,家可能更多意味着一个可供我自由自在生活的住所,不用担心最后会不会成为一名流浪汉,内心始终明确知道,无论我将漂泊何处,总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安心回去的,那个就是我的家。说到这儿,我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在发生改变,那是对家的感觉有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不是从来没有意识到家的概念,但每次一想到回家,都少不得想到家里的人,想到父亲在大冷天也一定会出来接我回去,想到母亲总会在家做好饭菜等我回去,想到回家父母每天不厌其烦的唠叨,想到回家可能又会碰见周边那些喜欢或讨厌但熟悉的面孔。可是现在再让我去表达对家的看法时,我心里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淡化了家人甚至是人的存在感,说出来的话语仿佛在派出所登记身份证上面的居民住址,缺少了一种温度,而这种温度应该就是所谓的“爱”吧。
你若想问,难道你不爱你的家人了吗?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告诉你,不,我爱我的家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爱,我在这里并不想对此加以赘述,重点是我在谈及家为何物时的感觉已不复从前。没错,家似乎在慢慢地演变成一种“物”,如今说起我的家就跟说起我的行李箱一样没有了很大的差别。
要说促成这种认知改变的因素从何而来,我敢肯定的是这跟我自身成长的轨迹有很大关系,但也可以说该改变是这个时代发展下的必然性产物。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不尽相同,撇除重大家庭变故的异因不说,影响多数人成长轨迹走向的关键因素并无二致,那就是原生家庭环境、教育选择和工作选择。在这几个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我对家的概念认知发生了改变,而当我能够清楚意识到这种改变的时候,它早就已经根深叶茂,可见这种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潜移默化才是它势不可挡的渗透方式。
迄今为止我仍很难去评判原生家庭对我日后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好和坏,在此也无需作评判。童年时期是塑造一个人对家形成完整认知的开始,我接触到的很多较年长的大人都以为五六岁的小孩对人情世故还一无所知,因此在他们面前往往不会顾忌太多,就算言行举止有所不妥也毫不在意。五六岁的小孩对人情世故知道的或许不多,但他们已经可以感知善意和恶意的不同,这种感知正是认知的基础。他们不仅可以感知,还会悄悄记在自己的脑海深处,当时尚无法理解的事情在以后某个时刻就会突然想起顿悟,而那种顿悟后的认知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至少我现在仍无法忘记那个时候家里发生过的一些事。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父亲对我们的怒气惩罚,异母兄长的恶意刁难,宗族兄长不怀好意的嘲弄,邻里亲戚的蜚短流长等等,无一不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阴影,并在往后很长一段时期让我对那个家以及家族那些人怀有不为人知的敌意。虽然长大后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忘记以前的事,但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不好回忆却是最难忘记的。尽管恩怨早已释怀放下,不过我想在潜意识里面依然残留着可怕的烙印,这可能是我现在仍不喜欢回到老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我们的原生家庭环境大相径庭,但不可否认的是,家是一个滋生记忆的重要地方,开心或不开心,那些记忆都难以磨灭,绝不像电脑硬盘里面的文件,随时可以选择一键删除或永久替换,而这些记忆当中或许就有部分足以影响我们对家的概念认知。同时我不得不多说一句题外话,千万别小瞧了你眼中的那些稚童他们的敏感性和记忆力,否则后果不可估量。
重视孩子受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未来抱有更高期待的父母通常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选择更加优质的学校,我的父母恰好是其中之一,所以父母在我即将升小学五年级、弟弟升小学四年级的暑假帮我们办好了转学手续。从农村转学到县城就读,对我而言这是第一次偏离了成长的直行道,也是改变我人生方向的重要转折点。由于工作的缘故,父母都要留在老家那边,因而把我们寄托在了离新学校不远的姑姑家里。在姑姑家里寄住的那一年,是我过得最不开心的一年。且不说刚转学过去在学校里要面对的种种不适应,姑父一家看起来并不欢迎我跟弟弟的到来,关于这一点我很快就察觉到了。大概是要顾及亲戚情面,他们没有拒绝父母的托付,然而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忍受着寄人篱下的痛苦与煎熬,那段日子里仿佛只有我跟弟弟在相依为命,很长时间过去后仍不堪回首。这种说法或许有夸大之嫌,但的确是那时远未成熟的我的真实想法。如今回想起来,导致我产生那种想法的一部分原因其实在于那时的我扭曲的性格。我不记得当时有没跟父母表达过我的感受,但即使有表达过作用也不会太大,因为我相信那时的选择已经是父母认为的对我们最好的安排了。
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十一岁的我内心非常不安。我仍清晰记得,转学第一天下课回去的路上我就跟弟弟算着还有多少天到国庆,还有多少天可以放寒假回家。回家成了我当时最执着的精神寄托,是一件想到就忍不住开心的事。奇怪的是,高度期待的我对于首次正式回家的情景反而毫无印象,不过有一处变化我却一直牢记在心,那是关于父亲态度的转变。父亲从小就对我们过分严厉,在父亲身上我更多的是感到敬畏,始终难以变得亲近。或许是我成长后看到的东西不同了,或许是父亲因为孩子都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了,再度回到熟悉的家,我竟觉得父亲身上也能散发出柔软的气息,那种对孩子的挂念和关心终于学会了浮出水面。可能是从发现这一点开始,在我心底回家这个简单的词增添了几分温暖。
上了中学之后一直到大学,我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学校寄宿生活,可以说我人生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在这个“教育三迁”的过程中,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对家的思念和眷恋也越来越淡。在见证快速成长及需要疏导的敏感青春期内,相比起家人,朋友陪伴我的时间更长。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朋友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区别于家人的另一个亲密存在。朋友之间几乎无话不说,这种关系的亲密程度有时甚至超越了兄弟姐妹,某种意义上满足了我对家人亲密关系的幻想。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层,但当我认识到的那一刻,我对家的概念已然有了新的定义,家不再是时刻期盼着回去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感承载,更多是一个可以让我安心居住的生活空间。
据我所知,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愈发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不惜举家搬迁到好学校的附近买房或租房住,我认识的人里面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我不会说这种做法不好,也不是对我父母当初的选择有任何埋怨之意,相反,我很感激父母尽其所能为我们做的这一切,教育的确可以改变很多。重视学校教育值得肯定,争取优质资源也无可厚非,这样的选择在时代发展潮流的激烈竞争中可谓是势之所趋,但往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伴随着一些牺牲或妥协,可能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可能是一份根基扎实的工作,可能是用心经营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是其他东西,这里仅凭个体衡量决定。如果是希望孩子以后对家的概念认知保留更多温度,我认为父母在孩子最需要他们陪伴的时候不可长期缺席是很有必要的。
经过漫长的半离家岁月,我已经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独立自主生活,不管工作地点离家是远还是近,我心有所牵的只是家人,而不是被称为家的地方。这或许跟我之前从事的工作性质也有一定关系。从事房地产营销工作让我接触到各种风格不同等级多样形态的楼栋建筑,欧洲古典风格、地中海风格、东南亚风格、中式风格、现代风格等建筑风格的专业术语在我还是一个门外汉时压根就没听过,都市豪宅、花园别墅、海景洋房、大平层、复式空间等概念分类此前也未曾了解。然而无论是何种风格何种等级,营销概念包装得多么丰富亮丽,客户掏钱买下的都只是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可能就会成为他或某人未来的家。这又让我明确了一点,房子作为一种交易物,应该先跟人确立所有关系才有资格被称为某人的家,说到底,家就是某人的所有物。随着投资性买房、投机性炒房的兴起狂热,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传统意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现在很多人都买不起房或不愿意花一大笔钱买房,有房才有家的传统观念也面临着挑战。这种改变又何尝不是我们所处时代急速发展下的衍生物呢?城镇化发展、两极分化、阶层壁垒、物质至上主义等等一系列应运而生的大杂烩问题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不一而足,不以言说。
一路走到现在,家给我的感觉已不同昨日,我不会用单纯的好或不好来界定这种改变,也不担心人类长久传承下来的精神世界是否会被物质化的思想逐渐蚕食侵占。我感到很庆幸,同时十分肯定,我对家人的爱并没有随着这种改变而消退。家人的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羁绊,我们都曾在一个家共同生长,共享回忆,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这种羁绊也在日益强大,即使我们以后分散各地,各自成家,它也不再需要那个牢固的外壳来为它保驾护航,但我们都记得走过的路。
每个人走过的路不一样,每个人对家的感觉又不一样,以致对自己将来的那个家所赋予的期待值和意义都不一样。或许我想要的家是一个安身立命的舒适住所,或许你想要的家是一个美满和谐的避风港湾,或许他想要的家是一个浪漫满屋的二人世界,这些任凭各人自由选择追求。我们正处于二十多岁的年纪,可能身边有不少人都已经成家立业,而你刚好也到了考虑成家这个规划的阶段,所以难免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我想说,我们都怀疑过人生,我们都质疑过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你不曾拥有,如果你对现有的不再满足,我觉得也没关系,我们还有改变自己创造新生的机会。家就好像一个容器,人是在里面孕育的种子,当种子长大成熟后,它需要另找一个容器开花结果播种。每个容器的大小形状都有其局限性,但种子却有无限的可能性,不管你想要玫瑰、百合、向日葵,还是竹子、仙人掌、罗汉松,你都可以去栽培新的种子,不必为种子可能只会跟以前一样而倍感忧虑。
当你离开原来的家准备前往你自己未来的新家时,不要忘记一点,原来的家自始至终都是你的后盾,是你想放肆哭泣时可以回去的地方,而你走过千百次的路就是回家的方向。即使你还不清楚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但我相信你内心深处会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因为你走过的每一条路,你走过的每一步,都在冥冥中指引着你走往你最想要去的地方,那也是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