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普贤境 此是普贤行
生活处处皆学问,对境时时可参禅!伊舍那对善财童子说她常不离见 佛闻法。这是六根接触六尘的境界,念念觉知。我们能不能肯定到达这个境界?自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觉,有没有这感觉?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世间法讲,象河流流动,是眼根对色尘,身根对色尘,这叫念流;每一刹那中清清楚楚,就是念念佛成正觉。
惯性行为,眼根看不到、耳根听不到,没在当下。不能在念念成正觉,就用跳的,比如从高雄到台北,只记得几个大站而已,比起全程来讲太少了。再如一生就记得几个大事——历史事相,这在整个生命当中非常短暂的,不是挺重要的。
感觉做梦是真的,可梦是假的。最重要的是生命存在的本然状态。但人会执着某一点,会忽略整个全部的,这才叫如梦幻泡影。
在生活中要拥有高度的警觉性,不是紧张。如走路,有没有感受到哪一段路速最糟糕,哪一段最好。不会生活的人,他不会生活在整个过程里,只会生活在某一点上,只能用跳的,不能掌握整个变化过程。
常不离见佛闻法,不是“天天有人与你讲佛法”,要是这种生活就不对了。要在这样情况之下,去体会六根接触六尘的境界,这个尘境与我们相接触时,叫根尘相接,它不会产生很大的激荡,而是根尘相合一、相交融的情况,这样情况面对的境界就很殊胜,就是极乐世界,所面对的人就是诸佛菩萨。
此是普贤境,此是普贤行,就是根尘相接的生活形态。此是普贤境,此是普贤行,不是自己定的。此是普贤境,此是普贤行,指根尘相接情况,尘境来了,根性能跟它相交融。会走入一真法界里。这样就常不离见佛闻法,与诸菩萨而共同住,与你在一起的人就都是菩萨。
识尘相荡,就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尘境刺激,会产生反应,痛苦烦恼就会产生。好的境界,就欢喜;逆境来起变化,就哀愁。
自己可以测验,在一起的人,找出优点与缺点。如看到都是缺点,三恶道;看到缺点比优点多,要努力了;看到优点比缺点多,人有福报;当只看到人家优点,没有缺点,极 乐世界有份,不用求往生了。
把自己的心调正,境界自然现前,不要特别努力。因 果就是这样昭然,是绝对的,无法隐瞒的!(海云导师讲演华严,圆明学习心要笔记7-10)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