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2024,非诚勿扰!

2023-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戍雪虢匠教育观

看到近期的电影宣传,《非诚勿扰3》是一部跨年档。个人是比较喜欢喜剧的,尤其是有着浓浓北京味的片子。元旦新年,在心理上觉得应该是幸福轻松愉快的,所以追求娱乐氛围的自己更关注到这部跨年档电影。不知这部电影是否与前两部情节有关,于是考古起前两部《非诚勿扰》来。发现前两部竟然分别上映在2008年和2010年,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再看这两部电影,相较于十几年前初看时又有了新的感受。尤其是对《非诚勿扰2》,特别是对于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面对死亡一事的处理,人生告别会的展开,在现在看来仍然是相当的前卫,不由得引发观者更多的思考。

2023这瓶酒已经见底了,即将迎来2024的元旦假期。我虽还不敢思考生死,但也不由得去觉察体会一番2023这瓶酒的味道,到底是回甘更多,还是辛辣更甚?

回想起来,2023这一年,我曾想成为一位“营养师”,希望在自己未来的道路上,能够作为一位“营养师”,给其他人提供“健康营养”指导,希望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帮助到一些人。因此,为了成为一位营养师,开始寻找机构先自我学习成长,并且希望能够“吃点快餐”,迅速取得“营养师”的认证。

首先遇到了第一个机构,这一机构的“营养师”课程面向的是大多数普通人。咱们当今社会的现状是,虽然大家对“营养健康”有了新更高的认知,虽然很多家庭对“营养健康”知识有需求,但对于为“营养知识”付费还是有犹豫的,某音上推出的9.9可以一挥而就,但对大几千的课程的实际价值,多数人是不能慷慨解囊的。组织部大多数的家庭都属于基本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对营养品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强,尽管需求意识比较高。尤其是花费不少的情况下,营养品的价值是否真的那么有效,就不得而知了。但这么个机构面对如此受众群体的需求现实,要实现“营养师”培训课程的推销,那么只能做饥饿营销,树立危机意识,提供从业机会,展现美好前景,树立年入百万的榜样形象,全方位宣传。在这样美好前景的渲染下,开启了“营养师”的学习,说实话在这个课程中确实有收获,有所得。但现在到年底再回想起来,货真而价不实,更多的课程像是大学校园的讲座的集锦,很多知识都讲了,但又都没讲透。说白了,内容有价,但却不值那个钱。不值的那部分钱可能是用来支付“传销”模式运作的费用了,又或是用来购买教训之用了。

说到购买教训,就让我想起了第二家机构。参与学习的第二家机构,主讲人曾说过:“你可以先购买199的课,听一听试试。如果觉得值,再可能考虑购买其它课程学习。如果觉得不值,那你就当受骗了,就当买个教训了。买个教训199也不贵,就知道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要躲着。”这位主讲人,还经常说类似的话:“你买了我的课,不要想着就一定能怎样怎样。不是你学了的课,就一定能健康茁壮。你即使不听我的课,你也能精进优秀。”这个机构在推销课程,就没有那么多的套路和虚伪,实实在在,愿买就买,不买听听直播也好。用那位主讲人的一句话说就是:“不求不渡。”听他家的课程,已半年有余,即使是不付费的直播,也会干货满满,收获良多。购买的课程,通俗易懂,绝对的物超其值。当然说到这第二家机构的“营养师”课程,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机构面对的对象多数都是“营养”已有缺失的群体,尤其是这些人的“鞋子”已经“坏”了,走起路来已经身心俱痛了,于是自身就特别有补充“营养”的意识,希望能修补好与“鞋子”的关系。由于是这样一种强需求关系,相比第一家机构来说课程几乎无需推荐,受众都愿意成为受训者,心甘情愿地就扫码购课学习。

对于第一家机构,面对的是华佗大哥二哥的受众,面对“未病”之人,简单的运作都是隔靴瘙痒,隔山打牛,因此必须想尽各种方法包装粉饰,利用水军迷惑听众,刺激需求,制造痛点。如此一来,越发有江湖郎中的感觉,反倒不像是华佗他大哥了。第二家机构刚更像是华佗,受众更多的是已见症状的“营养不良”者,见到“医”者,有“方”有“法”,有求为应,腰包要掏的也不算多,还都是绝对地全然发自心底的“自掏”,没那么多的“骗”购之术;推销用的“试用品”(直播课)也都是物见其值,没有往“试用品”里面强硬地掺“药引子”。经过这第二家机构的“营养师”课程的学习,我的感觉更像是在医院急诊室坐了一天一晚,见到了各种紧急情况,对自己与“鞋子”的健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对不同“营养”的需求有了更明确的排序。

这是本人今年参加两个机构“营养师”课程学习的体验与感受。回望2023的经历,正如《非诚勿扰2》中梁笑笑的那句话——“人生是场修行。”不管是第一家的物虚其值,还是第二家的物超所值,这是人生路上难以避免的,都是体验而已。重要的是,在体验中找到自己。

要找到自己,是2023这一年,自己最大的收获。

这一年时常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方面进行一些思考。比如曾经受启发比喻过父母与子女像是在开车路途中驾驶与副驾驶的关系 。受《非诚勿扰2》中引用仓央嘉措的那首《见与不见》影响,想起父母与子女的健康关系状态,似乎也藏在这首诗中。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

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用心理学家科胡特的话来说就是:“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 这种健康的良好关系状态,也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立场。”以我的理解,父母与子女更像是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和孩子是包含关系,父母要给到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并慢慢学会给予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以让孩子这个圆能可能地成为为更大的圆,最好是能够拥有健全人格无缺的“圆”;父母要努力地为孩子提供成为无缺的“圆”的空间,那么就需要父母也不断的完善与成长,才能保证这足够的空间。父母在面对孩子成为更大的圆的过程中,要本着“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成就他自己的那个“圆”,要允许并接纳孩子的“圆”突破父母的“圆”,甚至有一天会和父母的“圆”彻底相离。父母的“圆”不能为了包含孩子的“圆”,而限制孩子的成长变大,不愿放手让孩子突破;父母为了和孩子不彻底相离,要让自己的“圆”尽量变大,以争取和孩子的“圆”有更大的相交空间。父母之于孩子的爱,要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立场,正是“你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增不减的是健康的爱,而不是扭曲变形的爱。

就像电影《二手杰作》中父亲马寅波(于和伟饰)对于让儿子马默(郭麒麟饰)阅读名著时说的一句台词:“他可以不看,我不可以不熏。”健康的亲子之爱,也是:我愿意给予,而不是为了得到(面子,控制,满足等)。

回顾今年的学习经历,感受到身边有些父母参加“营养师”的学习,本着是学习亲子沟通的技术,家庭教育的方法,实质是想学习管理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父母本人)意图成长的“控制管理大法”,其实这样刚上路,路就已经偏了。父母更应该是成长自己的“圆”,争取扩大自己,为孩子提供更有营养的成长空间,而不是控制他成长,不干扰甚至干涉孩子的自我寻求之路。

所以说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也应该是“非诚勿扰”,这里的“诚”指的是从心底里父母希望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做父母认知、控制里的孩子。

2023,在公号记录了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以输出逼输入,学习心态上也在追求非诚勿扰,努力为之,体验着,修行着。

2023的酒自有其味,干了吧!2024这桌已经摆开,再打开这瓶,继杯吧!

2024,非诚勿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