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从字面上看分为“记”和“忆”,所谓“记”就是记录的过程;所谓“忆”就是指再认和回忆,即从记录中提取的过程。另外,心理学中除了记、忆这两个过程还包括“存储”这个过程,即将记录的信息存储到大脑中。
记忆的分类有多种,具体名词大家可以通过百度百科等百科获取到更加详细的解释:
-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 根据有无意识的参与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 还有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标题中提到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只是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一种分类,这种分类依据的是有无意识的主动参与而划分。
概念
-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最近几十年形成的一个较新的记忆研究领域。内隐记忆是1974年,Warringto & Weiskrantz在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中发现的。研究发现这些换证不能回忆刚刚学习过的单词,但是如果给出这些单词的头几个字母,这些患者倾向于把单词补全为那些刚刚学习过的单词。后来的许多研究都发现了这种记忆现象。
心理学家称之为内隐记忆 ,即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 外显记忆
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通俗的讲,内隐记忆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记忆。就是你根本没有感觉自己花精力去记忆这个东西或这件事情,但你却记住了。比如,你天天去上班,这次你上地铁的时候发现对面的一个人是你天天见到的人,这个人你也不是天天去看他,但是你就是知道你经常能和他在一个车厢。这就是内隐记忆。
然而,学习这件事情,就是需要你花费精力去记忆的事情,这就是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 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花费的时间、精力越多越大,越深刻的记忆,记忆效果就约好。
内隐记忆:不收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 相关实验
Graft et al., 1984年相关实验
-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外显记忆:会随着时间消退;所以要不断复习才能记住;
内隐记忆:不会随着时间消退。
- 相关实验
Tulving, 1982年的相关实验
朱滢,1989年的相关实验
-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需要记忆的内容越多,约不容易记住;
内隐记忆:不会因为内容的多少,影响内隐记忆。
-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我们知道,有些记忆是通过视觉,有些是通过听觉等等这些不同的感觉通道,同样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也是通过这些感觉通道才能获得。这些不同的感觉通道获得的记忆对于这两者影响也不同。
外显记忆:不同感觉通道对外显记忆影响不大。
内隐记忆:不同感觉通道对内隐记忆影响较大。比如你用听觉记住的单词,以听觉检验这个单词,检验成绩不会很好。
- 相关实验
Jacoby et al., 1981年的相关实验
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年的相关实验
- 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内隐记忆:难以受到外界干扰,很稳定
- 相关实验
陈世平和杨治良,1991年的相关实验
有了教科书中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内隐记忆作为一种无意识参加的记忆,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大量记忆,又不收到干扰,而且还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呢?比如,通过胎教我们可以使得我们的宝宝尚未出生就收到相关影响;通过艺术或者科学知识熏陶,使我们的“修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充分的利用内隐记忆的特点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