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打卡108天(高效沟通)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22人  尹隠
祥和打卡108天(高效沟通)

换位思考:

换位后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看到更多的面,多一份理解和接纳。

真诚:

沟通是满足彼此的需求:意识是头脑的层面,潜意识是心里的层面。做好规划迟迟不行动因为潜意识未准备好。

父母的言不由衷孩子完全能感受到,时间久了,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好虚伪,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不一样,孩子更纠结,并模仿爸爸妈妈的沟通模式。

孩子小时是直线性思维,是潜意识,潜意识是百分之百听父母,不听,是因为父母发错了指令。潜意识不分辨负词。如:父母说:别哭了,再哭不要你了。孩子理解为不要你了。

父母沟通模式是将思维模式传递给孩子,同时塑造孩子的大脑。

0-1岁:沟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父母用抚触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做什么就和孩子交代什么,表情、表达。

1-  3岁:孩子在模仿,如孩子模仿父母说话带脏字,小时父母觉得有意思包容,孩子长大后被斥责,孩子不了解父母那句话是真的,想法学会了观察别人的脸色,投其所好。

沟通要避开误区:

1.听了不一定听懂了:沟通的效果是由听的人来判断,不是说的人判断。如:认真听讲-眼睛看老师,耳朵听老师。

2.听了不一定听到了:孩子专注于其他的事,未听到指令,家长长时间大吵大闹,孩子屏蔽你的声音,就真听不到了。

讲道理、唠叨不等于沟通,要心口合一。

沟通层次:

让孩子关电视写作业,是你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家长要讲究说话技巧。

孩子玩,家长要求睡觉,不会照做,讨价还价。约定时间后再做下面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明确甚至重复。

家长提出的事情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孩子很快完成上个活动,马上去,家长此事不需任何沟通技巧。

高效沟通适用所有的人。换位思考,真正体会到对方需求是什么。沟通要在同一个频道上,满足彼此的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