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迎春雨的思绪
春雨,听上去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的事情,可是夜已来,这雨也跟着来了,还没有感受到春雨的润,就深深地体会到这浸肤的凉了,穿过黑夜,那纷纷飘散而下的雨丝,无声的落在了地上,多希望它变成雪花啊。
年刚过,好像又要入冬了,想要整齐很多的东西,准备过年啦,然而这可是刚过完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啊。这年没有以往的热烈,鞭炮声都较往年少了许多,冷清的春节使人有点辨不清它的模样了,在那5、4、3、2、1最后的钟声响起,多么想听到屋外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闻到那火红天际的烟花味。一句拜年啦,涤荡了一年的委曲的酸累,可是现在真的变寡淡了,酒也变成了水。
今年认真的看了春节联欢晚会,虽说是补看,也很想打个电话感谢一下他们,不管好赖,人家毕竟是放弃了自己的过节,而在尽心演节目为大家送欢笑。节目真的有些印象不深,虽然整个屋子就一个人,但是也得想象自己是舞台大厅的一员,保证不乱起坐,不上厕所,保持应有笑脸,必要时要有忘我的大笑,做一个有素质的好观众。
现在一提起过年,总觉得我的欢乐大年已经定格在了那22年前的每个我熟悉的大年夜啦。学校一放寒假,那天下就是我们的啦,全村小孩总动员,大人忙着置办年货,而我们就是筹划着怎么打一仗,而且还要像八路军那样一定要全窝端掉对方过年要集会的小房子,然后大闹一番。
在我们老家,过年那真是一个年味十足,每个家里都是香气扑鼻,有用油炸的土豆,丸子,面鱼,有的家里溜鱼片,有的弄一些糖果供品等,那都是我们爱吃的东西。快临年三十的两天里,家家户户都在焚烧保佑家里一年的神仙画,然后恭谨的拜上一拜。还有浓烈的上香味,每家都有个小的神坛桌子,摆着贡品,从年三十晚就要向各路神仙祈福,叩谢。一到零时,全部的男女老少都要起来放鞭炮,迎神仙,迎新年,那火光冲天的鞭炮声使你整个人都被震住了,真的觉得这年过的好神奇啊。
我印象里最深的,还不是过大年的吃喝玩乐,而是比起现在的小孩子,我们那时过大年都有一种仪式感,好像不是在过节,而是在既快乐又认真的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年前要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彻底的打扫卫生,临年三十了,要打发各路神仙老爷,要随着长辈感谢他们的保佑。大年三十的晚上,大人小孩都换上了新衣服,围在火炉旁,等着那一桌子的大餐,看春晚守岁,等着大年初一的到来。
天还不亮就要忙着去家祠给祖宗上香,再接着就是去各家给长辈们请安拜年。讲着一些吉祥的话,这个时候小孩子是不能哭的,哪怕只有三四岁的小孩,都懂得到了大年是不能有任何的任性行为,因为小孩和大人要小心并且恭敬的过好一个欢快吉祥的新年,要为一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幸福而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现在过年,有些随意了,我觉得只所以现在年味淡了,是人们的敬畏心没有了,对新年祈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降了。如果把过年上升到一年才有一次庄重而又隆重的节日仪式就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