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进化营成长励志想法

我是如何实现自我觉察?或如何通过系统提问寻求解决方案?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67人  小猫Rachel

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可能在自己的朋友的帮助下、领导的指导下发现了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也有可能这件事情发生了,但是我没有寻求到合适的办法去解决,只能被动接受它的结果;还有可能就是这种事情这次解决了,但是下次遇到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妥善的处理。往往对于面对第2种和第3种的情况,我们都是比较挫败的,可能我们又心有不甘。

那我们有没有办法来通过一种方式来寻求一些妥善的方法呢,哪怕只有一丝丝的改进?或是对于第3种情况,这种问题可能属于系统性问题,是属于我们内在的一种潜意识造成的情况,可能和我们的思维局限与思维习惯有关系,限制了我们对这件事情判断的思路和角度,让我们没办法轻易发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共同的潜在起因。

通过《教练式管理》课程的学习,让我欣喜的发现,GUIDE的提问方式就给我们提供了让我们自我觉醒的一种方式。这个不只适用于对别人,也适用于对自己,让自己更容易的去觉察到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着自己内心的答案,所以本文下面的内容就是介绍该模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GUIDE的提问的模型结构

- Goal:目标型问题

- Understand: 理解性问题,对过去的梳理问题的梳理,来明确问题出现的具体情况

- Insight:引导性问题,启发性问题,让被提问者领悟到问题所在,构思出解决方案。

- Design:解决方案设计问题。

- Enable:实施性问题。

GUIDE Model 金字塔

其实在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1对1教练:做人vs做事—我该如何实现有效倾听》中,张老师就是采用的这种GUIDE的提问方式的模型来启发我,让我自己寻求到对于我的倾听问题的解决方案的。

因为GUIDE教练式提问方式里面,其实是要求提问者摒弃自己的观点,完全客观的提问方式让学员自己通过问题来自我觉醒、自我觉察,来寻找到自己的答案。鉴于GUIDE的这些问题是没有属性也没有偏向性的,所以GUIDE的这些问题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场景与问题的。

如果是在没有办法寻求到合适教练的情况下,或是周围没有具备教练技能的人或朋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自己提问这些问题来实现自我觉醒。也可以拿这些问题给周围的人,让他们来把这些问题发问出来,然后来触发自己的反省也是可以的。

下面就是对于GUIDE Model每个阶段的提问的目标与问题的示例供大家参考。

Goal:目标性问题

这部分的话要实现的目标是描述状况,确认目标,确认沟通的目标,然后确认沟通的计划。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对问题本身,一个是对本次思考或沟通的目标,问题示例如下

1. 遇到什么问题?

2. 通过今天的沟通/思考,希望如何更好利用时间,希望有什么收获?

Understand: 理解性问题,背景性问题

让被提问者认清现状,认清自己并澄清有关问题。这个阶段的话,主要是目标是实现明确差距,拓展思路,回顾经历,然后发现对被提问者而言什么最重要?问题如下示例:

3. 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

4. 对现状你是如何分析的?有什么想法?

5. 什么情况下,意识到这个问题?

6. 过去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过去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

7. 这件事对你来说重要吗?值得做吗?

Insight:引导性问题,启发性问题,让被提问者顿悟并构思解决方案。

这个阶段的目标主要是要挑战思维,聚焦解决思路,激荡方案和想法,探索后果。问题示例如下:

8. 对这个问题你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吗?

9. 你觉得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哪些?

10. 基于上面的说法的话,你觉得该如何做去实现目标呢?

11. 还有其他方案吗?

12. 这些方案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优缺点各是什么呢?

在本阶段最好的一个问题是: 还有吗?多问自己几个还有吗?就可以发现自己对的事情的理解角度和视角都会有所不同,问道实在没有什么好问的为止。

相信基于上面的这些问题或者再找一些类似的问题,就可以有几个解决方案可以供选择,也比较清楚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方案设计的阶段。

Design:解决方案设计问题,支持被提问者制定行动方案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设计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步骤,确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争取资源。问题示例如下:

13. 在所有的方案中,哪个最能帮你实现目标?

14. 这个方案具体会怎么做?

15. 什么样的时间进度比较切实可行?

16. 需要哪些资源和人脉?需要多少投入帮你实现目标?

Enable:实施性问题

这个阶段是被提问者采取切实行动去实现目标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提问的目标主要是探索障碍,要明确成功的因素,投入行动是具体的时间,并且对这个计划作出承诺。问题示例如下:

17. 这么做行吗?有什么困难?

18. 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19. 怎么做?什么时候做?

20. 对这件事情的最终的承诺是什么?

对于前面的一些那个问题可以穿插来问,尤其是对于最后的设计和实现的那个阶段的问题,有可能会产生而前后交叉的现象。一步一步来问的话,思路会更清晰,也更容易挖深。

下面的图片上的内容既是我当时学习的时候一个教学模型,供大家参考

Guide Model 问题示例
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觉得好的话就动动你的手指头分享给你的朋友吧^_^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