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

批判性阅读:不能忽视又容易被忽视的“隐含假设”

2018-09-17  本文已影响1人  小学生伊文

很多文章中,通常会有一些作者“认为”理所应当的观点,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这些观点对我们理解分析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的练习,我们几乎必定会忽视掉这些隐含的观点,导致无法正确的评判一篇文章的好坏。

【隐含假设是什么?】

在大部分文章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观点,但是通常不说出来,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隐含假设

你不要在公共场合抽烟,影响很不好。

这句话里面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公共责任比个人享受重要。

【为什么要理解隐含假设?】

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隐含假设是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理由一起,才能得出结论。想要理解一个论证,就必须找出里面的假设。但是我们没有经过这样的练习,默认不会去找文章中的假设,所以就很可能被一些观点迷惑。

两种假设类型:

假设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价值观假设,一种是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很好理解,只要理解“价值观”就能明白价值观假设是什么。所谓价值观,就是你觉得什么更重要。

例:

你们不能在这里建重型工厂,因为太污染环境了。

分析一下上面的论证。

结论:你们不能在这里建重型工厂。

理由:太污染环境了。

这里的价值观假设就是:环境比经济发展重要(环境 > 经济发展)。

日常生活中对立的价值观还有很多,比如:

秩序 vs 自由

个人 vs 集体

事业 vs 家庭

竞争 vs 合作

运气 vs 努力

追求上进 vs 追求稳定

媒体自由 vs 国家安全

有的时候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价值观不一样,讨论通常意义不大,因为谁都说服不了谁。所以很多人在找对象的时候会要求价值观相近,因为价值观都不一样的话,生活中就会产生很多冲突。

比如男方觉得女生就应该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女方觉得女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活出自己的价值。或者女方觉得男生就应该积极向上,争取更好的生活,男方觉得平平淡淡也不错。这些不同的价值观肯定会使得以后相处起来容易产生各种冲突。

再来说描述性假设。

所谓“描述性”就是对一个事物的想法,描述性假设就是大家都应该认可的一些想法。

例:

我们县太穷了,想要让大家过得更富裕,必须发展重工业。

结论:发展重工业是必须的。

原因:我们县太穷了,想要让大家过得更富裕。

这里面没有说出来,但是默认大家都认可的假设就是:发展工业可以让大家过得更富裕。所以完整的描述就是:我们县太穷了,发展工业可以让大家过得更富裕,所以必须发展工业。找到假设之后,质疑也就更容易了,重工业就一定能发展起来吗?发展起来了一定能让大家过得更富裕吗?

【怎么找到文章中的假设?】

找到作者的假设其实也不难,就是把结论和理由拿出来对比,不断思考从理由到结论,究竟“还差什么?

我们拿两个案例来看一下。

我有个朋友做微商赚了很多钱,现在房子和车都不愁了,我们也去做吧。

人活一世,平静自在就好,每天争来争去没有意义。

第一个例子:

结论:我们也去做微商吧。

理由:我有个朋友做微商房子和车都不愁了。

描述性假设:我们去做也能跟朋友做得一样好。这个假设一定成立吗?

第二个例子:

结论:人活一世,自在就好。

理由:每天争来争去没有意义。

价值观假设:自在比事业成功更重要。追求世俗上的成功,还是追求平淡自在,是个人的价值观,本没有对错,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让价值观成为借口。有的人是因为无法挣脱现状才说自己“追求平淡”,为自己的不努力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你没有办法不在意世俗的观念,那就去努力。如果不论外界怎样,都能保持平静的内心,那也是一种幸福。

当然,本文举的都是一些最基础最简单的例子,实际阅读中的论证结构肯定会更复杂一些,但是分析基本的思路还是一样。找到作者的假设,才能更好的分析论证结构,进而判断作者观点的可靠程度。

【本文要点】

1.假设是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找出来才能更好的分析论证结构。

2.假设有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两种类型。

3.找假设需要先把结论和理由列出来,然后不断的思考:从理由到结论,究竟“还差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