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得让别人失望,无论这个人是谁| 高浩容
我对教育有很多疑问,特别从小到大,许多社会问题都能推到「教育」头上。好像只要把教育搞好,一切都好了。
所以读博士的时候,我多读了一个教育博士。
在教育现场,有一个问题同样出现在咨询室当中,就是父母教养孩子的观念,无形中在压迫孩子,而不是给孩子力量。
如果你觉得自己从小受到的教养有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承受跟接受有什么不一样?」
华人的教育,很多时候只注重「承受」,不注重「接受」。
Photo by Bernard on Unsplash§ 光谈承受能力的弊端
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提升我们的承受能力。
学习成绩好,以后有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工作带来福利,这些福利使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学习承受学习的辛苦。
从一天读半个小时书就喊累,提升到一天读三个小时,还能外带做题。
从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放弃,到遇到不会的题目会努力找出答案,甚至主动挑战更难的考题。
乍看这个教育方针很合理,生活有非常多的辛苦,扮演学生有学生的辛苦、职场有职场的辛苦、在家为人父母有为人父母的辛苦。
我们越是能够承受这些辛苦,我们就越能面对生活的挑战,迎刃而解。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就像健身,通过锻炼增加自己的体能,好能承受住生活的重担。在社会竞争中,打败那些虚弱的对手。
为了提升孩子的承受力,如钢琴家郎朗的成功,给了许多父母灵感。
郎朗的父亲对孩子非常严厉,一路将他推向世界顶尖钢琴家之路。
某些父母认为对孩子严厉,才能推动孩子迈向成功。
这种想法不能说全错,但在逻辑上有些问题。
这个问题在于「如果一个道理是对的,这个道理必须是普遍的」。也就是说:郎朗父亲教孩子的方法,无论谁来做,无论对哪个孩子都应该有效。
比方人三天不喝水会有死亡的危险,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基本三天不喝水结果都一样,那么这个道理就是普遍的。
当父母认为「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于认同教育必须采取一定的暴力。
但如果棒下没出孝子,却出问题儿童。严师没培养出高徒,反而培养出平庸的学生。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逻辑无法涵盖多数情况。
所以有人说,棒下出孝子,但问题有些孩子还没有机会变成孝子,就已经被打死了。
同样地,有的严师培养出一位出类拔萃的学生A,然后四处宣扬自己培养出A。但五年后他宣扬的成功案例是A,十年后还是A。搞了半天,其实这位老师很可能只是凑巧撞上一位天才学生,这位学生不跟着A,跟着其他老师学习同样会有成就。
所以「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必不是对谁都有用,因为那些在这套教育下失败的学生。或者用另外一套方法,却学得更好的孩子,都能证明这套方法的局限性。
归根究底,人的承受力不是无限的,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但这个提升还是有限度,超过某个限度,锻炼就无法增加我们的承受力,反而变成一种折磨。
Photo by Eutah Mizushima on Unsplash§ 教育不能空谈承受,还要谈接受
如果教育孩子只谈承受能力,孩子心中会逐渐产生三个疑问,这三个疑问也是人生的大哉问:
1.我的承受力越来越强,为什么我不快乐?如果不快乐,我努力提升承受力要干麻?
2.如果哪天我承受不住,我会发生什么事?我会崩溃吗?
3.我的能力那么强,为什么要帮助能力比我弱的人?他们弱是他们承受力太差,我照顾好我自己就可以了?
你发现了吗!强调「承受」的教育,看重的是「能力」。
所谓的承受力,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够通过教育,培养完成任务的能力。
但空有承受力,教育就变成训练。
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在《民主与教育》中就谈到,教育不是训练。
一个人可以训练家里的狗会叼报纸、在家不撒尿,但教育不是要人像狗一样服从命令。
教育重视对一个人的启发,让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想法,知道怎么为自己的人生找出路。同时从古希腊到今天,哲学家普遍认为生活的最大意义就是追求幸福。
如果今天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孩子只是学会听从师长、老板、父母的命令。并且孩子活得不快乐、不幸福,把自己变成社会运作的工具,就像工厂里日夜赶工的机器。
那么这个教育不算成功,人还会因为心灵缺乏自由,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感与意义感,越活越抑郁,甚至走上绝路。
除了培养孩子的承受力,我们还要给予孩子「接受」的教育。
接受,谈的不是能力强弱,而是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世界的心态。
假使我是一条鱼,我能否接受自己的专长是游泳,能否接受自己不会飞?
假使我外貌并不出众,我能否接受人总是有某些不足,但同时也有某些天赋,进而去发挥那些天赋?
假使有人和我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我能否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否接受人与人之间总有差异。进而去对话,而非简单粗暴的排斥?
如果一个人总是着眼于自己的能力,他的心灵必定是有限的,因为他评判自己的标准只有一种。导致他把自己塞进别人造好的条条框框,在里面感到不自由、不舒服,却又以为自己不能逃离。
那么人如何才能突破框架,活出真正的自由?
比如一个父母都是学渣的孩子,他如何突破这个限制,活出自己的成就?或是一个目睹父亲多次出轨的女儿,她如何相信世上还有可信的男人?
这里我们不妨参考法国哲学家吕格尔(Paul Ricœur)的发现,在他对人性的研究中,他指出人天生是不完美的,每个人先天具有「可误性」(faillibilité)。
「可误性」指出人由于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人没有不犯错的。从成长的过程来看,人的成长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
但这种犯错的天性应该被接受,或者说得到我们自己的认可。比方我们在婴儿时期第一次排泄,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惊奇,进而我们慢慢学习如何使用我们的身体。
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开始进入更多的社会群体,然后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群体,对身体有不同的规范。有的地方可以上厕所,有的地方不行。
这些规范,并不是因为它们是规范,所以我们要遵守。
而是反过来,我们学会使用我们的身体,而身体受我们的大脑和心灵控制,当我们随着大脑与心灵的成长,对自己越来越有控制力,进而我们愿意且主动的去配合这个社会规范,让每个人的感受和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尊重。
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增加孩子的承受力,而不是接受的态度。
就可能造成我在青少年咨询中经常看到的情况,孩子在父母眼中「突然」变得厌学,「突然」开始伤害自己的身体。
其实这些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过份强调承受的过程中,孩子终于承受不住,所以他们的心灵通过失控来帮助自己休息。
当一些上班族因为996工时夺去生命,他们难道承受力不够,所以他们死了吗?
我以为真正杀死他们的,不是他们承受力不够,而是他们没有学过「如何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生命的缺憾,接受「有时我们就是得让别人失望,无论这个人是谁」。
Photo by Jordan Whitt on Unsplash§小结:承受与接受并行,让心灵完整
生命通往何处?
如我我们都是一艘船,我们的意志是指南针,承受力是船的引擎,接受的态度是我们的雷达。
当我们偏执的想要往北走,我们的意志要求我们承受路上的波涛,但这样就能达到幸福的彼岸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为如果没有雷达,我们就像铁达尼号,我们引擎越强,冲的越猛,我们撞上冰山的损伤就越大。
雷达帮助我们避开人生道路的险阻,特别是某些巨大的灾难。
避开这些灾难,竖起白旗,不表示我们是无能的。
人生的价值不仅仅看能力,不仅仅看你能承受多少。
而是看你如何选择,如何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在该放弃的时候能坦然放弃。
做为父母,我们该把承受与接受都列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
做为我们自己,别把力气都花在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有时生活的重担不是我们承受力不够,是这些重担真的太重了。
也许有些课程很吸引你,但你不妨想想,你到底为什么要上这个课。如果只是为了增加某方面的承受力,比如你从事管理,所以要读个MBA。
但如果你内心其实很犹豫,你觉得当前的生活已经很疲惫。
不妨换个念头,想想这些年来你有没有好好接受自己?还是你一直觉得自己很糟糕?
若是如此,你选择进修的意义仅仅只是提升能力,当你遇到能力更好的人,你可能依旧会觉得自己这也不足,那也不行。
这时,我建议你多花点时间去打开接受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有多少的不完美。
不完美就像国画里的留白,五线谱上的休止符,沉沉入睡时的我们。
大块时空,那里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生机昂然。
在接受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尝试里,我们给了生命更多喘息的机会,然后我们才能调匀呼吸,绵长而安稳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