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33篇
道 不 孤 之 悟 因 缘~明德禅师
“法不孤起,道不虚行。”是佛教的核心思想,凡一切佛法,都是智慧的源泉,从生活中如甘泉涌出,人生的规律也在这源泉里沐浴。所有因缘,都是生灭之法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世界万物都在遵循成住坏空的客观存在与消失的定律。佛教所讲的生灭论和空有论,都是由这种客观定律的阐释,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宇宙观。通常所讲地人生观、自然观和宇宙观,就是诸法实相的悟道之法与悟道因缘。
道法是自然的,道法也是不孤立的,只要认真地去体悟生活,就能觉悟人生因缘的所生法。为什么说佛法如此呢?《金刚经》中说:“一切法皆为佛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生出智慧的源泉,一切的智慧都是能使人觉悟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平等,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所以,只要领悟这个道理,人们也就不会执着于实相的东西了,更不会在自私中追求奢侈的生活了。
《心经》的开头第一个字就是“观”,一个“观”字,就让人们不要向外追求,这个“观”,也是让人们观自心深处,观察自己的行为,观察自然的变化和观想自心的活动等。只有对自己作一个客观地了解了,才能更好地照见自我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客观认识与对自然变化的实相理解。这实际上是对物质存在的一种辩证和论断,然而又是觉悟自我不执着的灵性升华的过程。如果没有了孤独感,那么悟道的因缘,也就时刻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了,从尔也就没有了贪欲的思想了。
也许会有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说法,会说自己是凡夫俗子,做不到这些的。当我们进入佛门的《高僧传》中,用心去阅读那些高僧大德的传略、语录和事迹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就是,他们却做到了,而且还成了我们做人的榜样。如净慈寺的“三峰”,他们都做到了。“净慈三峰”是高峰原妙禅师、中峰明本禅师和孤峰明德禅师。本文要介绍的是孤峰明德禅师。道不孤之就是孤峰明德禅师的悟道因缘之法。
明德禅师(1304——1382),俗姓朱,元明州昌国(今舟山定海)人。明德禅师在十二岁的时,依金峨寺的横山锡禅师披剃出家,明德禅师在年龄稍长,十七岁的时候,就到山西五台山去求受具足大戒。受戒后,明德禅师先后到宁波天童禅寺竺西妙坦禅师、杭州净慈寺晦机元熙禅师、瑞岩寺明极楚俊禅师、雪窦山资圣禅寺竺田汝霖禅师等处参学禅理,深研佛法之道。明德禅师在明州雪窦山资圣禅寺,参竺田汝霖禅师时,得到了汝霖禅师的印证,并付法嗣与明德禅师。
因昌国这个地方,离普陀山很近,明德禅师的父亲和普陀山的玠禅师是相交甚笃的挚友。玠禅师活着的时候,因是听到鸡鸣叫而悟道的,后来他出来讲经弘法,必须先像雄鸡一样鼓起双翅并作鸡鸣叫,而后才讲法的传说。玠禅师圆寂之后,有一天,明德禅师的母亲黄氏,梦见玠禅师前来他家请求投宿,梦中醒来遂觉怀有身孕。怀胎十月,生下了明德禅师。明德禅师从小就老成持重,不喜欢嬉戏玩笑,唯一的爱好就是跏趺而坐,慨然由出世的志向。从此故事可以说,明德禅师的前世,就是玠禅师,明德禅师也就是玠禅师的转世。
明代宋濂所撰净慈孤峰德公塔铭云:“孤峰,族姓朱,世家明之昌国。父有成,母黄氏。父与补袒洛迦僧玠公交。玠闻鸡声入道,凡说法必鼓翅为鸡号。玠亡已久,黄梦玠来托宿,觉而有娠,历十四月而生。据此,孤峰即玠后身也。”又有记载,宋濂所撰净慈孤峰德公塔铭云:“孤峰之父,与普陀玠禅师善。及玠亡已久,其母梦玠来求寄宿,遂有娠,历十四月方生。至明洪武五年圆寂,寿七十九岁。则孤峰生时,乃元世祖三十一年。若依宋统全亡之己卯起,方称元统,则为世祖十六年。而玠之亡,当又在前。向来山志,及列祖录,皆载于明初大千之后,失考之甚。”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宋濂所撰的明德禅师塔铭,佐证了孤峰明德禅师的今世及前生。
明德禅师十二岁出家,十七岁受戒,遂即孤身游历四方参学访道。最初投奔的是宁波天童禅寺竺西妙坦禅师座下参学禅理,因为闻听妙坦禅师的上堂法语,恍然间有所省悟。而后辞别妙坦禅师,有投奔杭州净慈寺的晦机佛智元熙禅师座下继续参修禅法佛理。下面一段对话就是明德禅师与元熙禅师所辩的禅机妙理。在古代,佛教祖师大德在接引弟子时,都以禅机对辩。他们的对话,没有悟道或不懂禅机的人,是听不懂的。祖师们的问话是直指人心,一念之语照见本性,即能亲证自己本来面目。
明德禅师初礼净慈寺,元熙禅师便问道:“什么物,恁么来?”明德禅师回答道:“胡张三,黑李四。”元熙禅师于是就举起拄杖,向明德禅师打来。明德禅师一见元熙禅师举起拄杖,急忙拂起衣袖跑了出去。他的悟道再一次得到了元熙禅师的印证,这次参礼净慈寺元熙禅师,明德禅师还是对自己有所怀疑。明德禅师虽然得到了妙坦禅师和元熙禅师的二次印证,但是明德禅师总认为自己脚跟仍然没有站稳,始终不敢肯定自己。于是,明德禅师更加发奋参修,自我激励,发誓一定要证悟为止。
过了不久,明德禅师又来到了双林瑞岩寺,参礼拜谒明极楚俊禅师。楚俊禅师一看到他,就知道明德禅师是法器,因此非常器重明德禅师,并且让明德禅师管理藏经阁。后来楚俊禅师应日本佛教界的邀请,前往日本弘扬佛法。明德禅师在送楚俊禅师上船的时候,却偶然遇见前来为楚俊禅师送行的雪窦山资圣禅寺的竺田汝霖禅师。汝霖禅师一见明德禅师法相庄严,必是法门龙象。于是便邀请明德禅师到明州雪窦山资圣禅寺,在汝霖禅师座下任首座和尚一职。
有一天,汝霖禅师上堂说法,举了隐山禅师的“泥牛入海”公案。这则公案是说潭州龙山和尚与洞山禅师和密山师伯行脚的故事,龙山和尚又称隐山和尚。有一天,洞山禅师与密山师伯行脚,偶然经过龙山脚下,见溪水中飘来一片菜叶,洞山禅师道:“深山无人,因何有菜随流,莫有道人居否?”于是二人便一起拔草沿溪而行,走了大约有六七里路,忽然看到一位老和尚,这位老和尚就是龙山和尚,形貌奇异,洞山禅师二人便放下行李问讯。龙山和尚问道:“此山无路,阇黎从何处来?”洞山禅师回答道:“无路且置,和尚从何而入?”龙山和尚答道:“我不从云水来。”洞山禅师问道:“和尚住此山多少时邪?”龙山和尚回答道:“春秋不涉。”洞山禅师又问:“和尚先住,此山先住?”龙山和尚回答道:“不知。”洞山禅师再问:“为甚么不知?”龙山和尚回答道:“我不从人天来。”洞山禅师说道:“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龙山和尚回答道:“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绝消息。”洞山禅师一听,开始严肃整理威仪礼拜龙山和尚。洞山禅师走后,龙山和尚于是作偈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说完,便放火将茅庵烧掉,然后搬进了深山里,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后人皆称龙山和尚为隐山和尚。汝霖禅师讲完这则公案时,声若洪钟,如雷贯耳。
明德禅师听完这则公案,不知不觉自己心中的所有疑惑都顿然消失,立下豁然大悟,遂即写了一首偈颂呈现给汝霖禅师。汝霖禅师看过明德禅师的偈颂后,赞叹道:“人天眼目,俨然又在!”
后来,明德禅师度众弘法,住持松江的东禅寺,过了没有多久又移居到了集庆的保宁寺,再到后来明德禅师又到杭州净慈寺居住。明德禅师无论到哪里住持弘法,最终都是以善巧方便普度众生。明德禅师的诲人不倦的弘法精神,深得每个丛林大众的尊重和敬仰爱戴。明德禅师并与士大夫们亦是如此地和蔼可亲的交往,以及和他们共同游历世间。明德禅师的智慧和德行,印证了明德禅师一生的精勤。
在元朝时代,明德禅师的德行受元朝廷的尊重,元朝皇帝赐以“圆明定慧”之号和金襕法衣等。元朝灭亡,进入明朝以后,明德禅师退隐于道场山竹林庵。明德禅师于明洪武五年(1382)二月,安然寂灭,他的灵骨供奉在金峨东冈的明德禅师塔中。明德禅师著有《四会语录》行世。明德禅师在临终前,曾教诲他的弟子们说:“你们的一真圆性,本来面目,和如来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世间的实相,生灭缘起,就像那石火电光,即闪即失。你们一定要日夜勇猛精进,勤奋实修,一定不能退转,这样才能修道成功。我圆寂了以后,你们要遵照佛制,依止佛法将我的肉身荼毗,然后建塔葬之,但不可披麻戴孝,更不能痛哭哀号。”
明德禅师一生的行持,就是依止佛陀的教旨,深悟世间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缘起法的。一切物质实相,都像石火雷电一样,犹如《金刚经》所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世上一切有形的东西,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一闪即灭了。更是如露水和雷电不会永远存在的,我们一定作这个观想与认识。恰好明德禅师在临寂灭之时,教诫弟子要如是遵照修行。其实,也是提醒我们在修行和生活中,一样不能执着于实相。
道不孤之悟道因缘,是明德禅师行止一生的信念。虽然明德禅师听闻妙坦禅师上堂说法,而有所觉悟,但他还是要进一步印证自己的心迹。于是明德禅师又到了净慈寺元熙禅师那里在更深刻地参悟,元熙禅师又再一次为他印证了,可是明德禅师还是执着于狐疑。直到后来在汝霖禅师上堂说法,讲了龙山和尚“泥牛入海”的公案,明德禅师最终放下执着而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