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折翅的宝贝,请好好爱你的妈妈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雅爱说话

01

没有什么特别的,这只是一个离婚案子。

可是,这个四岁的孩子呢?也并不是你争我抢的局面。

只是,抚养这个四岁的孩子,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律师给了她理性的建议:

还是放弃吧,高昂的训练费,抚养费以及今后不估量的治疗费。

纠结而痛苦的思量后,她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

只是这个父亲,其实,并没有强烈的抚养意愿。

也就此吧,这个四岁的自闭症的孩子,由经济条件更好的父亲抚养,未尝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可是,翌日的早晨,还未开工,一对年迈的老人便来到了法庭,郑重地提交了一份忏悔书,表明他们的女儿回去后就后悔了,还是要坚持孩子的抚养权。

字字含泪、句句泣血、声声自责,要求法庭原谅一个母亲冲动的决定。

我甚至都能想象她放声大哭的模样。

幸好,目光清澈、让人怜爱的孩子,你孤独的世界里,并未发现母亲闪念般的摇摆。

而她,终究为你赌上了未来。

02

不是吗,只要稍作查阅,你就会发现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对一个家庭,一个母亲意味着什么。

据研究数据,超过 90% 的自闭症孩子家长,曾在某个时刻产生过“一了百了”的想法。

可见,自闭症孩子,所带来的生活的压力和绝望是时时刻刻的,真真切切的。

你永远不知道会在某一刻,他们突然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正如,一个父亲。

在为自闭症的女儿积极治疗多年后,感到改善无望。

于是,在某一天,毫无症状地,选择了自杀。

留下还在康复训练中的女儿和陪伴女儿的妻子。

那是一个夏季。

烈日灼灼,炎热而苦闷。

你无法想象,到底是哪一份热度,让这个父亲突然窒息。

也正如一个母亲。

在丈夫选择放弃治疗而离婚后,独自一人坚强地抚养孩子。

所幸的是,这个自闭症男孩还算病情偏好,经过干预训练后,是很有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正常”或者至少“独立”。

可是,“某一天”还未到来,训练中的孩子却被外婆急匆匆地突然带离。

因为,这个坚强的母亲自杀了。

那是一个下雪的冬天。

你的确无法想象到底是哪一片雪花压垮了这个毅力多年的枝桠。

你唯一知道的就是,漫漫黑夜里,雪一直下,一片,一片。

当然,这是两个极端的苦栗子,但唯一肯定的是她赌上的未来将是,每一天每一分都需要鼓起十二分的勇气,才会不至于“一了百了”。

03

而此刻,我思索更多的是,这样一个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对一段婚姻,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

毋庸置疑。

因为这样一个孩子,父母离异的实在太多。

终究是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选择放弃,一个选择坚持。

风雨同舟的实在屈指可数。

一个家庭面对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一般会经历绝望——希望——失望——困惑——绝望——麻木,这样一个过程。

在刚被确诊的时候,父母从绝望中挣扎,四处求医,然后又有了希望,付出全部的积蓄,给一个两年的康复期限,两年后进步了了,于是又陷入无端的绝望、迷茫甚至麻木。

而这个两年期限,往往也是这个婚姻走向的缓冲期限。

两年内,父母协同配合,共同面对,积极治疗。

两年后,理性的父亲选择放弃,而感性的母亲选择坚持。

而那份坚持,就意味着实在无法承受的康复费用,和遥遥无期的康复效果。

于是,父亲也只能理性地选择放弃婚姻。

女人终究比男人多了那么一份韧劲和毅力。

她们有着超脱理性的天真,有着跨越绝望的弹力。

而支撑这份天真,这份弹力的,便是,超脱自然的母爱,自带神奇的魔力。

给你希望,屹立不倒。

唯有母爱。

04

我拿着这份忏悔录,想象着她昨夜的挣扎。

孩子孤独的背影,到底见证了母亲多少热烈的眼泪。

哪怕你到现在都不会独立地吃饭穿衣,甚至不会完整的说上一句话,这又怎样。

哪怕你随时都有走丢的危险,所以要有人24小时的贴身陪护,尽其所能。

哪怕未来,为了你,她必须辞职,不必纠结。

哪怕每月上万元的康复费用,在所不惜。

哪怕此生注定在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中,牵着你的手,孤独终老,不必在意。

她相信你是天使,降临凡间,一定有某些已于常人的天赋。

她说你微笑的样子,牵动着世界的暖阳,可以把一颗悬崖边绝望的灵魂牵绊。

所以,亲爱的孩子,折翅的宝贝,如果有一天,你睡醒了,走出了孤单,请一定要好好爱你的妈妈!

她是守护天使的天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