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有用的文章自备,锦囊补脑pm

产品分析点滴

2014-09-17  本文已影响1841人  整颗菜

网上有不少产品分析的框架和方法,各款产品或长或短、或专业或业余的分析文章遍地都是。但自己真正动手写的时候却不知从哪里下手?作为一个产品菜鸟,这很正常,能做的就是多看、多想、多练。刚开始可以参考别人的套路,照着别人的大体思路自己做思考,然后多做总结,渐渐就能自由运用,并能演化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其实就是个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最近也在尝试做些产品分析,比较浅薄,不值一提。但在过程中也有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网上比较流行的分析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六个要素:产品定位、功能分析、体验分析、竞品分析、SWOT分析、盈利模式分析。不难区别,六个要素中前三个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后三个是针对市场的。目前我的分析内容集中在产品本身上,市场方面的分析暂时忽略。

从“用户体验五层模型”的框架来看,产品定位、功能分析、体验分析正好对应其中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为什么忽略更上面的框架层和表现层?我猜想因为这两层主要涉及产品的元素位置、形状、色彩等,普通用户的认识通常停留在感性层面,分析背后的逻辑需要具备一定设计学、心理学基础。通常的产品分析做到结构层面已经足够,如确实有需要,也可以一并放在体验分析内容中。

产品定位

先来说产品定位。看上去挺简单,但作为菜鸟要准确说出一款产品的定位其实是很难的。我这里到有一个办法:首先确定产品大体的类别,如资讯类、生活服务类、笔记类等;然后列出你所知道同类产品;接着对比目标产品与其它产品,从他们功能或内容上的不同点来区别定位。举个例子,我在分析【一个】这款产品时,最初把它定位为资讯阅读类的应用,显然这个定位是很粗泛的。然后列举了同一类型的其它应用:有新闻门户应用如网易新闻,有资讯订阅应用如鲜果,有细分领域的推荐应用如一刻、36Kr。那【一个】与这些产品有什么区别呢?在形式上它每天定时发布内容,在内容上包括文章、问答、东西三个主题,文章和东西两块内容都相当文艺,而所有内容都是针对青年群体的。因此,可以将【一个】定位为针对文艺青年的电子出版物。

功能分析

再说产品功能分析。功能分析很容易掉入两个陷阱:一是挑错模式,即拿着产品,极力地去发现各个功能的不足,误以为功能分析就是找功能上的错;二是发散模式,对于一个功能,无尽地发散,觉得还需要加上这个加上那个。如何避免这两个陷阱?可以再次拿“用户体验五层模型”说事儿。明确我们现在处在范围层,范围层在战略层之上,其目标是确定产品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具备哪些功能。因此,功能是由战略层的用户需求和企业目标决定的,我们思考的时候也应当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这个说法还是比较虚,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做法是先将产品归为流程类、功能类、信息类。流程类指使用产品时通常经过一定的流程,如去哪儿网、淘宝等;功能类产品重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一些功能,却没有固定的流程,如微信、印象笔记等;信息类指产品的核心在于内容,如网易新闻、一刻等。之所以这样分类是为了后续的分解过程,不同类型的分解方法不同。例如在分析【猫眼电影】时,它是一款典型流程类应用,首先将用户的使用流程分解为需求(想看电影)->进入(用猫眼查讯息)->决策(购票)->消费(去电影院看电影)->消费后(回猫眼点评)几个阶段。而后,将产品的功能对应到各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功能是否足以支持用户在该阶段的行为,哪些阶段的功能比较薄弱...既不会无故地挑错,也不会天马行空了。再比如分析功能类的产品【印象笔记】,其分解方式有所不同。首先想到笔记应用的三个功能模块:笔记产生、笔记管理、笔记分享。笔记产生又包括来源(第三方转入、自己记录)和形式(文字、语音、图片),笔记管理包括笔记的查找、编辑、分类...再拿这个框架对照产品现有的功能,也就很容易分析了。

体验分析

最后说体验分析。这一环节的重点是交互体验,而体验就真的要靠你去体验。影响交互体验的因素在于:你如何知道、你如何做、产品如何反应。在体验之前,首先拟几套完整的产品使用流程。比如对【猫眼电影】可以是“买一张晚上七点左右的《XXX》3D电影票,要选座”,可以是“团购两张XX影院的电影票”等等。然后去产品上完成这些流程,在做的过程中对每一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要完成我的操作,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做?操作起来是否方便,是否符合平常的习惯?操作完成后是否得到了什么,与我的预期是否一致?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与思考,你自然就会发现产品在交互体验上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