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一课经济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7823/4be98acd8dd4b470.jpg)
推荐理由
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
一部畅销半个多世纪、全球销量100余万册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一部备受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众多经济学大师赞誉的经济学经典之作。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这本书以罕见的勇气和正直,准确地写出了最需要写的东西。我还没有见过其他任何一本书,能让初学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到如此多经济学基本规律。
——哈耶克(F.A.Hayek),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如果为简单明了的经济思想设立诺贝尔奖的话,黑兹利特先生的书会获此殊荣……对于这些年的经济失调,胡写乱说的经济著作充斥市面,而黑兹利特行笔犹如熟练的外科医生做手术一般,对症下刀,彻底、客观,且不偏不倚。
——约翰·黑尼斯(John W.Hanes),前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
亨利·黑兹利特对价格体系运作解释,真的是精彩绝伦:久经验证、正确无误,且一目了然。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者简介
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
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总编辑斯蒂夫·福布斯尊称他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当代“自由至上主义者”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
他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后来又为《纽约时报》撰写经济方面的文章。1946~1966年,他在《新闻周刊》开设固定专栏,撰写经济学普及文章,引导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传播自由经济理念,影响力极为深远。
《一课经济学》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这本书1946年一出版即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至今已被翻译成8种文字,在全球销量早已突破百万。他一生勤于写作,撰写了18本专著和无数的评论文章。其重要著作还有《道德的基础》、《凯恩斯经济学批判》等。
《一课经济学》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很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很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7823/a139d46977ca6c7c.jpg)
读前思考
1.最低工资法真的可以保护穷人们的利益吗?
2.抬高关税能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吗?
3.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国家会变得更加富裕
吗?
4.使用新的机器会抢走人们的就业机会吗?
书中金句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只观察任何行动或者政策的立即影响,更要看较长远的影响,在于不止追求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看对所有群体所造成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其实是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是从两个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它就是需求。而当战争摧毁了多少生产力的时候,它同时也摧毁多少的实际购买力。
国家的经济目标与个人的经济目标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想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类社会整体的经济进步,是依靠同等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产出来实现的。
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对一个国家有利,最终并不在于其出口,而是在于其进口。是进口,让国内的消费者能用比国内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国外的商品; 是进口,让他们买到国内制造商不生产的商品。总的来说,一个国家需要出口的真正理由是赚钱来支付进口。
通货膨胀本身就是一种税,而且是最恶毒的那一种。
精华笔记
任何一个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个体,都需要学一点经济学,为什么呢? 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并非是单纯的钱,他是研究陌生人之间协作规律的一门学问。
我们所有人现在都是生存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大规模协作的现代社会中,但是我们人类从远古蛮荒时期所带来的思维模式,却是一直在依靠自己的直觉去理解眼前世界。那么当用直觉面对如此复杂的现代社会的时候,我们正处在无知而不自知的状态当中。
所以说,经济学,虽然不需要学到很精深的地步,但是必须要去了解一些,就算我们不以经济学为职业,但是我们也应该去了解一些经济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的智慧。这可以让我们眼中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在现代社会中做一个明白人,摆脱自己直觉的控制,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紧密连接的社会,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和更理智的决定。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畅销了70年的经济学入门书籍。这本书中没有一个数学公式,没有任何生僻的概念。它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作者黑兹利特本人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坚定拥护者。它反复阐述了一件事: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只观察任何行动或者政策的立即影响,更要看较长远的影响,在于不止追求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看对所有群体所造成的影响。而我们很多的公共政策,甚至是现今的一些政府政策都忽略了这一点。
这本书从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问世,一直到现在70多年的时间中被再版了41次。那些赞誉并推荐过他的经济学大师,哈耶克、弗里德曼早已离世。但是这本书却依然生命力勃发。甚至有人说,如果你这一辈子只读的一本经济学著作的话,那么就是这本《一课经济学》。就让我们跟随《一课经济学》去领略经济学的魅力,学习经济学的智慧,逃离自己无知而不自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