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学院

有了这三点认知,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

2016-10-06  本文已影响34人  图丁Glax

我自己是一个大量阅读的受益者,所以我经常建议周围的人多读书。但是大多数人的反馈是“看不进去”或者“一本书看了两个月”。当然,这里的书是指那些可以拓展认知的“非虚构类书籍”。

可是你想一下,在正常情况下,你有过“吃不进去饭”或者“一碗饭吃了两个月”的情况么?

吃饭是因为你有“饿”的感觉,所以对饭有强烈的需求。那么就不存在“今天好累啊,就不吃饭了!”这样的情况。“吃饭”这件事,已经不需要浪费大脑去判断是否应该做或者什么时候去做了。它已经完全内化成一个无需大脑思考的习惯。

那么读书呢?你的脑袋有“饿”的感觉么?据我观察,那些能保持大量阅读的人,脑袋是时刻处于饥饿的状态的。他们会到处找书读,阅读的时候如饥似渴,读过之后会感觉酣畅淋漓,幸福感十足……所以,这些人对阅读这件事,已经不需要再去思考“要不要做了”。

可见把书比作“精神食粮”是真的很恰当的。饭可以饱腹,书可以饱脑。所以读书压根不存在“坚持”这个概念,就像不存在“坚持吃饭”这个概念一样。

那么如何让读书成为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不需要坚持的事情?我认为要有以下三点认知:

首先,第一点认知就是你要从心底认同“读书有益”这件事。就像你从来不会怀疑吃饭是件有益的事情一样。只有当你从心底认可了它的价值,才会不顾一切地做下去。

读书有益,这不是废话吗?谁都相信啊!慢着,那还真不是谁都从心底相信的

我经常听有人跟我讲:“我知道读书有好处,但是就是看不下去”,但是很少听见这样的声音:“我知道考上大学有好处,但是就是学不下去。”你还记自己高三的时候那个拼搏的样子么?那是因为你更愿意从心底相信上大学比多读书有用。毕竟上大学得到的文凭是可控的资产而大量的阅读书籍得到的是不可控的资产。因为没人能给你开一个“读书1000本”的证明。“更相信可控的资产”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存在于你的“远古大脑”里很难改变。

所以,每当你晚上回到家,在沙发或床上“葛优瘫”的时候,不想读书的心态总会占上风。拿起书随便翻了翻然后心里想:“诶,多看一个小时书又不会让我立刻升职加薪,我还是去看会电视休息一下吧……”

如何让自己真的相信读书有益?这就是要说的第二点认知了:要多去实践书中得来的知识。吃过饭后你发现自己有了力气,所以你更加相信吃饭有益。所以只有读过书以后发现自己的改变,才会相信读书有益。读书因为你的践行而变得有了价值。有了价值以后你就会更笃信读书的价值,所以会更下力气读书……这个良性循环就产生了。

那么如何实践书中的知识呢?那就是有效的输出了。输出可以通过写出来或者说出来的方式。比如可以写文章、写书评、画脑图……还可以和别人讨论、辩论或做演讲……但是要注意的是输出要有效。有效的输出就是将读到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整理后再输出。如果只是单纯摘抄书中的句子段落或者只是“将目录拓展一下”的话,那就没有多少意义了。经历持续的有效输出后,你会明显发现自己的成长,甚至能听见骨骼嘎嘣嘎嘣的响声……

最后一点认知,就是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我平时喜欢玩些小魔术,经常变给身边的人看。而我有个明显的感知:那些好学的人通常更急于知道魔术的秘密。因为他们时刻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自己未知的事物会有很强的欲望搞懂它。

那些大量阅读的人从来不是漫无目的的读书,而是带着自己的疑问,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线索的方式来阅读。这种状态更像是寻宝,即使走进沙漠中,也会因为心中的那个“宝贝”而忘记一切艰难险阻奋勇前进。那么漫无目的的读书就更像是走失在沙漠中,让你忍饥挨饿漫无目的地行走,那肯定是分分钟想放弃的。

有了以上三点认知,并且去大量践行,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把读书这件事内化成一个习惯了。一天不读书就会感觉脑子饿,甚至饿得难受,饿得到处找书读……这个时候的你,还用刻意去坚持读书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