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研习社简书三体组织区块链大学

石头谈币圈历史:1.史前时期

2019-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ed6944bb65d1

如果把中本聪看作区块链世界的盘古,那比特币诞生之前,就是史前时期。在史前时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孕育出了比特币?

加密学起,大道初显

比特币的大道之一,是去中心化。然而去中心化的大道,原本被另一条大道阻挡:建设比破坏难。一张画,画了好几天,一秒钟就能撕毁;一座楼,修了几年,几分钟就能炸跨;几百人也守不住河堤,但一人就能轻松决堤。这给去中心化造成很大的困难,因为中心,哪怕是一个小中心掌握的破坏力量,都通常远远强于个体,个体无法通过建设来保护自己。

如要去中心化,就需要这样一种东西:建设比破坏容易。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存在,这似乎不可能。然而人类最终通过几千年聪明才智的积累,找到了这样的火种:加密学。比如两个大质数的乘法很容易,个人用草稿纸也能算出来;但把乘积分解为两个大质数就很困难,用计算机也要很长时间。现代加密学,特别是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出现,让个人可以筑起自己坚固的城堡。旧有的大道出现第一道裂痕,新的大道初显。

去中心化尝试,天地松动

密码学提供了个人对中心的防御,但仅仅防御是远远不够的。去中心在中心面前怎么会有优势?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这不可想象,但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去中心化的实例:开源软件。它在没有任何中心机构的干预下,累积了几百上千人的工作成果,产生了非常成功的软件,如linux。这证明了,去中心化是可能战胜中心化的,中心化的天地,开始松动。

弱的信用货币宇宙,提供滋养碎片

从货币诞生以来,大致有两种货币: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但信用货币不是一个宇宙,有强宇宙如美元、人民币,有大而弱的宇宙如卢布,如濒临崩溃或已经崩溃的宇宙,如津巴布韦币。弱宇宙的崩溃碎片给加密货币宇宙以滋养,让其逐步诞生。

海外三仙的尝试

沿着三道鸿蒙之光,诞生了很多加密货币先驱,其中3位开创者,可称作海外三仙。

盲签仙David Chaum

互联网的最大优点之一:便于复制,在价值传输时成了障碍,因为价值显然是不能随便复制的。为了防止电子货币被随意复制,它有必要加一个特殊标识,如序列号来识别。但个人信息和序列号放在一起,用户将毫无隐私。1982年,Chaum创造性地提出盲签技术,让人在没有得知信息内容的情况下,确定信息有效。这是加密货币匿名性特征的来源。David Chaum1989年创立的DigiCash是一个真正的数字货币方案,因依赖中心化机构没有得到推广。

分布仙:戴伟

1988年,戴伟发布了B-money的白皮书。B-money除了继承了工作量证明,还提出了分布式思想。去中心化结算、点对点的网络、匿名交易等比特币的精神内核,在B-money中已经体现。虽然B-money因没有解决分布后的一致性问题而没有普及,但他得到了后来人的一致尊重,中本聪在比特币的白皮书中引用了B-money白皮书;V神把Wei作为以太坊的最小单位。

半神:尼克.萨博

尼克.萨博于2005年在博客中发布了比特黄金的理论体系,包括谜题、工作量证明、时间戳、检查等,已经非常接近比特币,但因为执行的原因,没能成为加密世界的创世货币。

这是加密货币的史前时期,无数人前赴后继,让加密世界越来越亮,只差开天辟地的一斧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