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穆赫兰道》的哲学解读

2023-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夏一哂

20年前林奇凭借《穆赫兰道》这部电影夺取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20年后,戛纳电影节修复了这部电影的4K高清版,在经典单元放映。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16年曾经找了36个国家的几百个影评人投票,评选“21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结果《穆赫兰道》高票当选榜首。

这部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底色暗黑,又出了名的难懂的电影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声誉?林奇的艺术风格和哲学理念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时至今日,各种关于《穆赫兰道》的解读层出不穷。

有心理分析的解读,认为贝蒂是黛安娜幻想出来的人物,因为前者的性格、魅力、运气和爱情都是后者渴望得到却始终没有拥有的。另一些人支持平行世界的解读,认为一个世界里贝蒂就是另一个世界里的卡米拉,片中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只不过没有单一的现实。

还有人支持莫比乌斯环的解读,认为其中的时间线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没有先后顺序,现实如同梦境一般,做梦者在其中分不清楚自己是谁,想不明白前后因果。还有人认为,这是林奇对于“好莱坞梦”的批判,因为在好莱坞,幻觉和执念、爱与恨总是共生的。甚至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完全不需要解释,也不能够解释,因为费解和迷幻就是电影本身要传达的意思,任何分析都损害了林奇的电影世界中现实本身的荒谬感。

面对这么多的争议,林奇本人也从来没有对这部电影的故事和象征意义给出过任何明确的说法,他似乎在享受观影者给出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解读。而这种话题性和开放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这部电影的经典地位。

《穆赫兰道》跟林奇的众多作品一样,都有着很深的存在主义印记。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和梦境之间的虚实分界被打乱,对于世界的感受和审视充满了无序和不确定,对于自我的认知变得模糊和可疑,甚至观影体验本身都有一种让人眩晕和恶心的感受。在我看来,《穆赫兰道》表现了两个存在主义十分关心的主题,一个是“自欺”,另一个是“主体”。

萨特告诉我们,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自欺,以此来掩饰让人难以接受的虚无的真相,或者避免承担自由的重负。借由自欺,人可以逃避生存的真相,也就是荒谬性。加缪也认为,当生活的荒谬性显露出来,存在被剥夺了意义,人类往往对自己感到陌生,这会让人产生深刻的焦虑,从而引起一种"对死亡的渴望",所以,自杀才会成为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把《穆赫兰道》的前两个小时看作是黛安娜的梦境,那么她无疑是在梦境里装满了谎言,以对抗职业上的不如意和情感生活的挫败。

在梦里,她创造了一个微妙的、自欺的网络,在梦里,她阳光开朗,人见人爱,情场得意。然而,正如存在主义者警告的那样,生活中的严酷现实是无法否认的。黛安娜的幻觉并不能使她永久免疫。最终,生活中的残酷事实冲破了她的幻觉网络,直至最后她承受不住,举枪自杀。

萨特和加缪都认为,这个世界是混乱的,自欺往往是人们用来从混乱中划出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似乎得到了绝对的真理、实在和主体,而往往忘记了这一切其实都是被构建和创造出来的。这也就带我们来到了《穆赫兰道》中第二个存在主义的关切,那就是建构与流动的主体性。

关于“主体性”,胡塞尔现象学的出发点就是要打破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要从出现在意识中的现象入手去进行哲学讨论。正是这个新的出发点,启发了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讲,主体是谁、是不是具有确定的性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现象出现在了意识之中,主体是由这些现象构建出来的,是在生成之中的。

《穆赫兰道》看起来就贯彻了这样的一个基本原则。这部电影中的主体究竟是谁,几乎是一个迷。电影的主角似乎是贝蒂,但很快我们就发现,她可能是一个梦境虚构出来的人物。说主角是丽塔也很牵强,她的戏份明显不足,连台词都寥寥可数。那么主体是坐在影院里试图拼接和勾连故事,找到逻辑和意义的观众吗?好像也不是。

就像很多评论人说的,这部片子拒斥任何理性的解释和稳定的视角。即便勉强拼凑出一个看似完整一致的故事,那也不是《穆赫兰道》的故事本身。这个故事中的主体,完全不是一个清晰、理性、明确、可以分析、可以理解的实在,而是一个在现实和梦境之间,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需要每一个人去努力猜想和拼凑的东西。主体在真假虚实之间不断流变,不断转化。电影中的人物和电影外的观众对于故事的走向都一无所知,无能为力,只能跟着故事本身的混沌一路向深渊滑去,被包围在深深的无力感和恐惧感之中。

这种稳定的主体的消失和对意识内容的强调,正是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除了自欺与主体的意识之外,《穆赫兰道》还展现了生活的虚无与荒谬、寄希望于外在意义的幻灭、寻找自我的努力这些同样具有存在主义哲学特征的主题。

此外,看这些难以理解的电影时,也会常常会想起伽达默尔说的“视域融合”。我们难以理解这些电影,难以在如何阐释它们上达成共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无法进入像林奇这样的“鬼才导演”的生存境遇,而他因为拒绝彻底袒露自己的思想,让这种“融合”变得愈发困难。不过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某种痛苦又快乐的独特感受。

最后引用当代著名思想家齐泽克评论林奇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他说:“现实被反转成就了真相,主体视角被反转成了客观的凝视,我们进入了一个黑洞,在现实的纹理中找到了裂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