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之24-2:余食赘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欲明显不可自己表现,欲彰显不可自以为是,欲有功不可自我夸耀,欲成长不可自负自满。否则的话,是忤逆天道的,如同令人厌恶的剩饭赘肉,而有道者不会与之相处。
不要自我表现,而是低调隐晦,反而容易明显和突出;过分自我表现,通常遭人厌恶,人人心存嫉妒,容易遭受抵制,所以不易出类拔萃;现代的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设法消除心理抵抗。
不要自以为是,而是自以为非,反而容易受到赞誉,设法证明自是,非常令人讨厌,人人心存愧疚,特别反感正确,所以不会赞扬正确,而是欣赏错误。雅典的辩论是以论证为主,中国的讨论是以认错为主,而正确令人愤懑。
不要自夸业绩,而是多说缺点,反而受容易到记功;努力渲染功劳,时常遭人反感,人人心存罪过,十分反感成就,所以不愿看到成功,而是喜欢缺陷。立功受奖是非常困难的,自夸自诩就更难了。
不要自负自傲,而是经常自嘲,反而容易获得成长,过于自满自负,限制自己成长,人人喜欢骄傲,自负不能进步,所以不能骄傲自豪,而是谦虚卑微。骄傲等于狂妄,自负等于自满,都是妨碍进步的大障碍。
唯有不参与争抢,天下没人能和你争夺。就是做到为无为,做不做,行不行,尊天守道,积德有理,天道自然就会成全,人欲经常能够阻碍。
老子的睿智在于,避开是非,不讲对错;只是从心理深处揭示了人性的缺陷和弱点;圣贤不懂心理学,却在现象中隐喻了人们的心理作用和相反的表现,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智慧之道,就是不自是,不自现,不自夸,不自负,因为这是人人都不喜欢的,是人性感到不舒服的,反之,自现,自是,自夸,自负都是人人渴望,喜欢,追求的;
自谦,自黑,自贬,自嘲则是最受欢迎的,最乐意看到的,所以做到的人,就是最受拥护的人。这是二千多年前的沟通技巧,也是当代欧美流行的行为心理学的宗元起点。权力财富很重要,正确英明不重要,心灵感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