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读书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931)

2023-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文生修道
第83回:镇守华容关羽立状            火攻赤壁周瑜发兵(05)

    孔明想,我本来不准备在今天这个不恰当的时候讲的,因为要说明这桩事情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叙述清楚的。我现在很疲劳,正想趁这个空隙合一下眼,积聚些精力。

      但既然你要追根创底,已经问到这个地步,我若不讲,你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只会逼得更急。那末,就和你说清了吧。

      “主公,实不相瞒,亮命君侯镇守华容,便是要他放走曹操。放者有功,擒者有罪。”

      “啊!”刘备更是大吃一惊,“军师,此话怎讲?”

      孔明说,因为曹操捉不得。倘然能捉,我又何必非要把这桩大事交托云长?翼德、子龙的功夫都不在他之下,两人中任取一人,便可将曹操擒获。

      可是现在捉了曹操,对主公并没有什么好处。

      其不利有三:其一,原来曹操统辖的大半个天下谁去掌管?就凭我们现在这点实力,谁肯倾心归附?虽说主公为天下芟除了国贼,做了一件为人称颂的大好事,但江土分割犹如一盘散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去瓜分、蚕食。这对我们来说,非但毫无实益,反而肥了他人,这才真是养痈成患呢。

      其二,那些已经归附了曹操的诸侯,必然趁着群龙无首之际,各自为政,自立为王,割据一方,互相攻伐,又要造成群雄争霸的混乱局面,或许比三十年前董卓作乱时还要乱,甚至会象春秋战国年间那样,纷争不息,干戈不止。这样,献帝的性命更加危险,汉室更是岌岌可危了。而且这种局面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结束。江山割裂,生灵涂炭。你我将成为千古之罪人,遭万人所唾骂。这是逆时势,失民心的。

      其三,曹操一死,江东就无所顾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势必要大举进犯,来吞并我们。主公立足未稳,势单力薄,光对付江东已难以招架,倘然北边再有诸侯趁火打劫,那我们自己就首尾难顾,腹背受敌了。

      相反,放掉曹操,三弊便成了三利。

      其一,即使赤壁火烧,曹兵百万全军覆没,但他相互信任的权威仍在,他一回许昌仍旧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不可能发生群雄割据的局面,大半个天下还是维持在统一和安定的基础上。

      其二,江东唯恐曹操来报赤壁之仇,暂不敢与我们为敌,而只能继续联和,按兵不动,我们就可以站稳脚跟,徐图发展。

      其三,曹操一时恢复不了元气,而且以为我们孙刘联盟十分坚固,不敢轻举妄动,挑起事端。当曹、孙两家观望局势,等待机会,僵持在那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抽出身来,趁其不备,伺机而动,先取荆襄为立命之本,尔后悄悄然长驱直入西川,开辟基业。

      这就是为何对曹操只能放,不能捉的道理所在。

      所以说,华容放曹实质上并不是关云长放的,而是诸葛亮放的。孔明料定关羽必放曹,这才借他之手来达到自己的意图。

      有人讲,华容放曹纯粹是诸葛亮为收伏关云长而做就的机关。这真是无稽之谈了。作为一个统帅,仅仅因为要使部下心悦诚服,而放走敌酋,那是断无此理的。

      孔明放曹完全是从大局出发,意义极为深远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