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关于胡适,答《知中》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110人  广陵龙

一年前,中信出版社《知中》编辑,在微博上联系我,要做一期关于胡适的专题,让我回答几个问题,题答了,专辑也编好了,但内容最终还是没能通过审核。胡适的命运在国内几经沉浮,时至今日还未脱敏,个中原因,与其一生所信服与坚持的自由主义分不开。


回复如下:

1. 请用3个词来概括胡适。

阳光、理性、宽容

2.胡适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或观点)是什么?

(请谈一下对你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是胡适晚年在台湾《自由中国》上发表的一段文字。

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充满了年轻人的火气,对这样颇有些世故的观点,不太容易接受,但和胡适先生一样,年龄越长,我越能体会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分量。市场社会,自由经济,自由俨然成了常识,人们都喜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只不过以前获得这种自由感主要靠权力,现在还可以靠金钱,不过,真正的自由,考虑的不仅是个人,还有群体,换言之,自由其实是一种权利,是权利就有边界,厘定边界的,用严复对密尔《论自由》的意译就是群己权界,所以尊重别人的自由,自己才能赢得自由,此时容忍就显得更为重要。

网络时代,表面看百家争鸣,拓宽了舆论空间,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可以自由言说,但事实上,时间一长,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说了,为何?其关键就在于网络讨论缺少容忍异己的雅量,本来一场严肃的讨论最后往往会沦为口舌之争,互相扣帽子,打棍子。没有好的讨论,自然就不会有好的舆论空间。当然,反求诸己,在别人无法改变的时候,像胡适先生学习,对异乎我者保持一份宽容,更体现自由主义的风度。

3、 胡适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胡适对近代中国不啻为一剂良药,对准的病灶,时至今日,仍未见愈合。近代中国多的是臣民,少的是公民。更遑论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公民,而胡适的治学态度、处事方式、言谈举止,处处透着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合格公民的样子。这个榜样,到现在都不过时,今天国内的胡适热,就很能说明问题,大家读胡适,读到最后,就是羡慕,这样一个学者,做学问可以、搞行政也行,当官更不差,无论干什么,既不阿谀权贵,也不迎合民众,始终保持自己的一份独立和自尊。记得看过胡适与蒋介石的合照,照片里,胡适潇洒自如,笑得从容,反倒是蒋公笑得多少有些拘谨。一介文人和一代领袖同坐合照,胡适能在人格、气度上不输蒋公,仅凭这点,世间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关于胡适,答《知中》

4.你最欣赏胡适哪一点?(请说明原因)

最欣赏胡适治学的态度,“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不做“差不多先生”。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最欣赏胡适的地方,恰恰是我们当下最稀缺的品质。举目可见,许多日常管理、学术研究都显得过于粗放,喜欢宏大的表述,缺少事实的求证,往往价值主导,观念先行,先有结论后有事实,事实为结论服务,缺少客观的分析,数据的支撑。胡适治学的态度,秉持的是实验主义的精髓,用事实来检验真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谓知易行难,对于知行合一的胡适,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