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差不多就行了”......
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来自身边的人,也可能是来自自己。
讲个故事吧: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里面的主角很出名,似乎家家户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叫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长得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差不多先生做事不追求完美,觉得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先不说有没有拥有做好每一件事的能力,连最起码的做事态度都没有,想想也是令人胆寒。
最近看到一件事,说的是蔡国强先生,他是把焰火晚会做到了艺术境界,以至于以后但凡你要办一个全世界最牛的焰火晚会,你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再没有第二人选。
硅谷里面盛传一句话:你把一件事做好十倍,比做好百分之十要容易。这个逻辑似乎与我们的真实想法背道而驰,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它在一点点的打破你的认知。
当你一旦想把一件事做好百分之十,刚开始你必须要么去小修小补的去做到它,要么是拼尽全力去做到它。
不管你采用设么样的的方法,前提是你已经去做了,在做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如何去更好的做好它,这时候你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是适可而止,要么是继续深入。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书《从0到1》,作者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中的从1到N的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现有的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现在作者试图去打破这一传统做法,彼得·蒂尔认为现在社会,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与众不同,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可能。
商业时代是这样,如何把这一思维运用到我们个人身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呢。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而这件事你刚好没做过,前期你需要做大量的材料的搜集,信息的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形成自己去做这件事的思维,这就相当于从0到1的过程,而当你拥有做这件事的思维后,当你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后面你在做这类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比其他人更有发言权呢。
所以,不管你是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拼尽全力,争取让差不多先生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也是我越来越认同拿破仑所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这句话的底层逻辑了。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做事就要做到最好,一旦做成了,势必会惊到周围一大片,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因为当初没有竭尽全力而留下遗憾。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到以前我们不敢去想的事,拿出你十倍的努力,不饶点滴,不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