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方法

五勤戏作文,重新定义小学习作教学

2019-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潭客的语文生活

五勤戏作文解读:

五勤戏作文,重新定义习作教学:

一、遵循教学课标,发展核心素养。

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之后的习作,伴随着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五勤戏作文的课程设计遵循课标的要求,符合孩子语言每个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让孩子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二、五勤戏作文的多元教学理念

“动五勤、戏五觉、爱写作、爱人生”,这是我对五勤戏作文的解读,着力想打造一个适合孩子的输入与输出的系统,知识本身只有在运用中转换成自己的能力。

1、动五勤——多维角度输入

让写话更具体!

脑勤:阅读思考的输入,个性思想观点;

体勤:情感体验输入,让文字富有情感;

手勤:亲身实践输入,写作有了源头活水;

眼勤:素材积累输入,建立独一无二的资料库;

口勤:培养思维输入,让表达优化呈现。

五勤戏作文,在课程设置上致力于激发孩子多维角度输入的意识和能力,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才能为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2、戏五觉——多感官输出

让习作更生动!

在习惯的生活中,大家并不会刻意通过多感官去观察生活,但上升到文字的表达时,就要刻意从这些方面去表达,才能在文字中呈现出与实际生活一样的立体世界。

在五勤戏的作文课堂,多感官的输出通道为孩子敞开,让孩子把部分沉睡的感官充分激发出来,因为有了这种意识,生活中的观察与感受自然也会与众不同。

眼(视觉):

特点:感知外界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明暗、质地、动静,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

输出口令:1、找准特点(色、形、状),动静结合,加修饰词;2、从色形状角度加修辞,让事物更具生命力,生动形象;3、不同方式的看(一般的看、仔细的看、粗略的看、向上看、向下看、向周围看、斜向一边看、向远处看),灵活运用。

耳(听觉):

特点:声音含音色、大小、强弱、远近等

输出口令:1、找出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家中、马路、学校、自然界等);2、描述声音(大小、强弱、高低、快慢)或者加入拟声词,使文章有立体感,绘声绘色;3、表达感受,借助修辞,借助想象,突出意境。

口(味觉):

特点:由口腔舌头味蕾感受到的酸、甜、苦、辣、咸,以及冷、热、软、硬、脆、爽、腻、柔等的感受,也是由此而引发的一种情感反应。

输出口令:1、描述一种味道,添加修辞;2、描绘品味这种味道的场景(季节、时间、地点、环境),对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尤为重要;3、表达感受,以物喻体味,借助修辞,借助想象,突出意境。

鼻(嗅觉):

特点:气味来自于味道的酸、辣、香、臭、怪、呛,还有浓淡、强弱等;

输出口令:1、描述一种味道,添加修辞;2、描绘味道散发的场景(季节、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3、不同气味的感受,借助修辞,借助想象,突出意境。

手(触觉):

特点: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

输出口令:1、描写事物的特点(可触摸的特点),恰当用词,使用修辞;2、描述触摸事物时场景和感受,不能忽略触感带给你的珍贵礼物——冷暖、滑涩、痛痒、软硬,作文才能“感同身受”;3、表达深沉情感,把触觉感觉和心灵感觉融为一体,借助修辞,借助想象,突出意境。

3、爱写作——兴趣为先,培养习惯;要我写,我要写。

让文章更深刻!

4、爱人生——写作即生活,是生命足迹的呈现。

让作品更有灵性!

三、教学特点

诱导式:循循善诱,激发“欲吐”心理

开放式:开放视野、开放文体、开放内容

情景演绎式:设计特定的场景,启发写作思维

体验式:立体型全方位感观刺激,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视、体三大学习管道,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 ;

延伸式:辅之以历史、地理、人文、时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五勤戏作文营的学习,让孩子掌握:

1、开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五个感官,更容易的观察和感受世界,让写话如呼吸般自然!

2、让孩子懂得并掌握开启身体感官通道的方式,随着词汇量的增加,让写作水到渠成。

3、系统构建作文框架,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写深刻进阶强化。   

五勤戏作文,练就写作基本功!

给家长的话:

写作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写作恐惧感的消除;

保护孩子的语言生命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