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伯乐推文汇总江雪阁的推荐文章《良心文学》

读书|浅析《乡土中国》

2023-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缕缕芳香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鲁迅先生于《故乡》所描述的闰土,是旧中国农民形象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出,在以前的社会,农民依靠种地谋生,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艰辛生活。为了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不少学者深入农村进行探索,其中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一员。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他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一部经典作品,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这部作品全面地探讨了我们国家的基层社会的系列问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乡土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基层上看,中国的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乡下人长年累月与土地打交道,种地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日积月累中,他们的身上自然地散发出一股土气。不过,费孝通先生所言乡下人“土气”,不仅没有带一丝一毫的蔑视,反而,对乡下人带有几分敬重,几分关怀。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以他的内在美去衡量,而非一个人的外表。乡下人种粮、种菜,解决了多少国民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乡下人的劳动,对于社会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和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是十分值得人们尊重的。

在乡下人的心中,土地是很可贵的。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与土地的感情非同一般,甚至把土地视为命根,无论走到哪里,依然会记得耕种之事。中原人到了最适宜游牧的草原之地,依旧锄地播种。此外,书中还讲到:中国人来到西伯利亚居住下来的时候,依然会在土地上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以种地谋生的人,倘若一不种地,心中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即使是年老人,他们在身体还能干体力活的情形下,总会牵挂着种地。对此,我是非常有感触的。我以前在乡村工作的时候,有同事请了她家婆帮忙带小孩。她家婆在帮忙带小孩期间,看到单位旁边的有些地荒着,觉得怪可惜的,于是,不管自己的年纪大,拿起锄头开垦种菜。她高兴地告诉我,她种地习惯了,反正也有时间,种种地还可以消遣一下生活。还有,我的一些住在乡下的亲戚,尽管七十八十多岁了,也依然还在种地,无论家人怎么劝说,他们还是以种地为乐。

土地是搬不动的,以农业谋生的人,在一个地方世代定居是常态。农民每家耕种的面积小,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离得不会过分远。当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可以较方便地互相协作。另外,聚在一起住,大家可以团结一致,共同保卫家园。按照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在一个地方的人口一代一代地积起来,从而成为大村落。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村落是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由于活动范围受到地域的限制,村和村之间形成了孤立和隔膜的关系,保持着各自的社会圈子,从而使乡土社会生活拥有地方性的特征。在一个固定而相对封闭的地方长久生活,大家熟悉周围的人和事。很纯粹地,村落自然而然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而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乡土社会,乡民日常接触的是熟悉的人,各人知道各人的为人处世。这种社会以礼而治,是一种礼俗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长期生活在同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由于特别熟悉且信赖一种行为的规矩,熟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的关系。规矩和法律是两回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一个人不懂规矩,不仅会受到整个村里人的冷眼相待,甚至其家人的名声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地按照规矩处世。

在中国,乡土社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本色是指乡土社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征,表现在乡土社会中的各方面,如:土地制度、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乡土本色既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解决乡土社会的问题是一项重任,使乡土本色充分发挥优势,是中国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二、文字是否需要下乡

乡下人来到城里,在马路上听到背后的汽车连续地按喇叭,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好;当城里人到了乡下,看到田里的玉米,却误认为那是麦子。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懂得怎样应付汽车,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不认识田里的玉米。每个人拥有的知识不尽相同,而不能随意地说人家“愚”。然而,一些乡村工作者却说乡下人愚,是因为乡下人不认识文字。对此,费孝通先生是不赞同此说法的。“‘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在乡间小学学习文化知识,乡下孩子的识字能力不及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教授们的孩子捉不过乡下孩子。费孝通先生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公正、客观地指出:两者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一个人不仅需要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学习的机会,才能把东西学好。倘若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尽管他具备具有学习的能力,也是难以学习到什么的。智力是学习的能力,乡下人的智力不一定比不上城里人。

乡下人不识字,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因为文字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工具。他们经常接触的是大自然和熟人,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需要直接使用文字,却可以很好地与人交流。另外,由于乡土社会的文化教育不普及,他们缺少学习汉字的环境,没有机会学习汉字。

由此看来,乡下人不识字,不能因此认为他们愚。在乡土社会里,他们是在熟人里生活的。在这种熟悉的社会里,人们面对面接触的时候,可以凭借脚声、声气、甚至气味,就可以辨别来者是谁。记得我在乡下生活的时候,一些人来到家门口。未开门之前,只要听到他们的声音,而无需他们通报姓名,我就能知道是谁,正是因为我和他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关系。

文字是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是间接的说话。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文字不但多余,而且有时词不达意引起误会。文字传情达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用文字所记录的当时当地的情意,如果在异时异地看而产生的反应,难以和当时当地中可能引起的反应一致。

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语言的传情达意功能比文字更加完善。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人们还可以通过动作、表情以辅助表达。表情和动作是很方便使用的传情达意工具,在直接接触的时候,人们在某些情境中仅仅采用它们,就足以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

文字的发生是源于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阻隔,其中有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乡土社会的交流是面对面的,不存在空间阻隔,可不必借助于文字。以土地作为谋生手段,人生活在一个安定的乡土社会里,所需的记忆相对较少;同一生活方式反复重演的地方,世代间的经验口口相传,依靠语言足以传递。因此,乡土社会没有时间阻隔,文字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工具。

对于乡下人不识字,有人倡导文字下乡运动。费孝通先生精辟地指出: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只有转变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文字下乡才有实际的意义。

三、差序格局是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俗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用来比喻各人只管自己的事,不要管别人的事。既有人批判这种自私主义,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倘若每个人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也是一个具有公德心的人。2019新冠病毒发生以来,在疫情出现严重的时候,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国家号召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需戴口罩。每人只管做好自己的防疫工作,大大减少了病毒的扩散传播,为抗疫工作尽了一份之力,何尝不是一个有公德的人呢?

在乡村的小河边,有人提着脏脏的东西走过来,看到别人在河里洗衣洗菜,却依然把脏物往河里一倒。当别人指责他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的,因为这条小河不是私人的,是公家的。

“私”与“公”相对,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涉及到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分。团体格局是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家庭。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没有团体界限,以“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形成了层层关系。

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亲属关系。以“己”为中心,布出去的关系网,有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网。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每个人的亲属网络是不同的。

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为中心,画出一个圈子,叫做“街坊”。这个团体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受中心势力的厚薄影响。势力大的家族的街坊可以遍布全村,而贫困家庭的街坊就很少,往来的可能只有两三家。

差序格局是中国传统结构,具有伸缩性。例如,在贾家大观园,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凡是和亲戚扯得上关系的,都可以包容。当势力变了以后,往来亲密的,掐指一数,能有哪些人呢?于是,不少人感叹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礼记》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是伦。在孔子的理念中,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是很重要的。他首先承认的是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同心圆的伦常,可以向外推。

在伸缩性的网络里,以“己”为中心,是自我主义。推己及人,中心还是自己;道德范围不是定型的,而可伸缩,或推广,或缩小;团体的划分很复杂,难以分清每一种团体。我们国家的传统思想是自我主义,没有团体界限;西洋社会是个人主义,有明确的团体界限。没有团体界限,公和私是相对来说的。对于个人的某种行为,既可以说他是为公,也可以说他是为私。

差序格局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此,我想谈谈有哪些消极意义。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不仅需要提高道德水平,还要加强法律建设。在差序格局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关系,攀交情,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旦有人越过道德防线,做出有悖于良心的事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那么,他的责任的追究显得不简单,有关系的人可能会相安无事。这样,受害者的权利的保障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通过立法,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强有力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差序格局还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情形下,可能会导致社会发生动荡。除此之外,人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乡村,穷人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过重的生活压力使他们感到无比的失落。对于心理健康很严重的个别人,感觉这个社会在抛弃他,自己已对生活绝望,以致选择了轻生。2023年4月4日,张家界有四个年轻人在天门山跳崖。他们均出身于农村,因为贫困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到特孤独,和社会疏离的感觉日益强烈。倘若绝望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这场悲剧不至于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这个机会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对于社会来说,为个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追梦。由此看来,努力减少差序格局,使每个人拥有生活的希望,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结语

通过对乡土社会的深入研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深刻地分析了乡土社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乡土中国》既为后来社会学者研究中国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为农村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乡土社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保护乡村文化,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形成;文字下乡,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民是乡土社会的主体,发展农村以农民为本,关注农民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合理配置乡村和城市的资源,提高地区的整体水平。总而言之,《乡土中国》对农村的发展有极高的实践价值,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