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构思(一)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你是我的眼_6dcb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结束《鱼我所欲也》。下面我们开始翻译第二段,然后要完成课后第一题课文的结构分析。
第二段的内容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观点。举了一个关于“食与不食”与生命的事例,证明是非羞耻比生命更勇敢。第二个是关于“万钟”的例子。前后利息在一大一小的利益面前,有人选择死都不失义,而有人确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穷乏者得”而被叛礼仪。由此可见,有人在利面前失掉了本心。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我们人生而应有的本心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刚才同学们探讨很热烈,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这些就是本心。孟子认为,人生而性善,生而有是非善恶羞耻之心,我们犯错只是一时迷失本性而已。
所以在第一段,作者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那你知道,我们历史上有哪些人物“舍生取义”的坚守吗?
那在当今我们提倡热爱生命的情况下,你觉得我们还有坚守“舍生取义”的必要吗?
时代在进步,对“义”的内涵我们也在不断的丰富,每一个时代都有超越生命价值的东西,更有许多职业需要人们奉献和做出牺牲的。正是有了这些舍生忘死的人们,我们的社会才能有今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