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计划

一周共读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23人  Jean_zz

2017.6.07周日早,本周我们将抛开文学作品的话题,换一部管理学作品进行共读。

为什么要阅读管理学作品呢?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学作品负责陶冶情操,而管理学作品可以提升技能。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这样的阅读方式能保证我们变得更理性、内外兼修。

我们要共读的这部管理学作品,可读性和普及性均属管理学作品中的佼佼者,算得上老少皆宜的基础性管理学读物。

也就是说首先它不难读,其次读完它会很有收获——它就是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提及彼得•德鲁克,很多人即便对此人不甚了解,但是也应该略有耳闻。

学过管理学知识的朋友们对他应该非常熟悉,没错,他就是那个首先提出“目标管理”的人。

而目标管理和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平衡积分卡等管理工具,在当代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思想曾在欧美国家引起广泛的兴趣,说它经久不衰、日久弥新,并非是夸夸其谈。

而他的思想在被引进在中国之后,也立即产生广泛影响,一时间蔚为风潮。彼得•德鲁克甚至被誉为“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人”。

这位老先生也对中国的管理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关心,他曾说:“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管理中国,”这句话让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为之振奋。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企业管理界,彼得•德鲁克影响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同时也影响了包括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内的大批企业实践家,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仍然正在持续进行。

那么,这位管理学家到底厉害在哪里呢?到底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如果要向各位介绍彼得•德鲁克的全部管理学思想,那恐怕要付出很大的篇幅才能讲完其中的一两点。

所以我们不妨从彼得•德鲁克最为著名、同时也是特别容易读懂的一本书着手,即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入手,来“管中窥豹”,见其一斑。

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我们将以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介绍和共读对象,一起深入探究这本书的核心管理学思想及其魅力所在。

这本书的共读将会把原有的文本化解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再结合一些具体的管理学案例或者个人自我管理的实践,来让大家了解、掌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它的影响下,将其付诸实践。

在这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们将围绕这样十个话题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进行分析和讲解:

第一,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学会卓有成效吗?第1至23页

第二,如何为自己量身定制合适的时间管理方案?第24至50页

第三,为什么说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贡献?第51页至68页

第四,管理者们如何用人,才不至于进入“陷阱”呢?第69页至96页

第五,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第69页-96页

第六,我们如何才能摆脱昨天,面向未来?第97页至109页

第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出好决定?110—137页

第八,巧用反面意见,会不会对我们做出好决定更有帮助?139—159页

第九,为何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人,都必须变得卓有成效?第1页—23页

第十,我在读彼得•德鲁克时,实际上是在读什么?第160—167页

这十个话题将会是我们了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甚至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入口,当我们能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对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和职场上班族——来说,至关重要。

另外,你可能还会有一个疑惑:读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经典书目,真的有实际价值吗?

很好的疑问——这个疑问,很多年轻人都会有,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我。

那么到底有没有实际价值呢?

当然有,但是这又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如果非要讨论,那其结论也必将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我觉得本书的序言中有一段话正好可以解答这种疑问:

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人们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不会代替你做出决策,制定方案,但是它会帮助你理清思路,从任何新事件中发掘本质,找到它们的历史渊源。

所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