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自己谈谈(2)你是否陷在低落的情绪中,找不到出口?
第一次听到抑郁症是2004年,身边一位好友拿着诊断证明向我吐露心声,夜不能寐,时常落泪,常常与家人吵架。我以为他内心脆弱,才有此症状,虽为之难过,却也并不能感同身受。2007年我开始失眠,严重的时候,三天三夜不眠。有人说,是神经衰弱,先天根基不好,加上外在环境变化,抑郁发作。只有自己清楚,是悬而未决之难题,超越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心被恐惧包围,心随外物上下翻腾,不得安宁。那一年,我常常想起那位朋友,不知他是否安好。
脑子中有无数个念头,哪一个也不愿停下来,那种掌握不住自己身体和思想的无力感,带来的是深深的焦虑和抑郁。我知道,自己病了,但还有救。南怀瑾说,道家像药店,不是每天都需要,但人生病了,你就知道他的好了。是一本书让我慢慢变得开朗。开始翻看《道德经》时,我想象那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就在我身边,听我诉说,然后微微一笑,只望向我一个眼神,便治愈了我心底的焦虑和担忧。效果很明显,好像睡得安稳了,一夜可以安睡多半时辰了。那时,我以为是读懂的至理名言帮我度过了一劫,实则不然,是我把自己交给了自己信任的人,把决定权交给了别人,靠着一种假想继续生活,对于自己,还是那样的认知、还是那样的行为方式,并无长进。
长路漫漫,一晃就是近10年,积聚在身体里的不满,从担心忧虑变成了复杂的情绪,开始肆意地养大“情绪”这只老虎。没有纷争时相安无事,惹到他时睚眦必报。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不熟悉的人,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陷落在坏情绪中,不能自拔,伤己伤人。不止一次的反省,不止一次地劝解自己,却又不止一次地情绪上演。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人有太多主观感受。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对敌人凶暴的仇恨、事业成功的欢乐、考试失败的悲伤。这些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内疚“。人的感知往往建立在外物的反应上,这是造成情绪失控的主要原因。
抛开心理学,早些年记在脑子中的至理名言,已经变成一种觉悟:一个人的坏情绪,是自己生产出来的,也是可以经由自己化解的,快乐与悲伤就在一念间。然而,真正消化吸收这些智识精华,也是需要根器和机缘的。这10年,生活、工作诸多变化,我以为这一路上的大情小事都是修心的必由之路。历历往事终究淡去,留下的是对生活的体悟和新的认知。
能决定生死存亡的人生大事和带来小确幸、小烦恼的琐碎小事本无差别,实乃个人心有挂碍,不能一视同仁。其实小和大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要把自己和被人对立起来,由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如何回应,而忘记自己本来处世生活的样子。心不在自己身上,自然被外物所累,心无所住,坏情绪永远跟随着你,永远也不会很快乐。
要认识自己,不必等到开心快乐时,悲伤、痛苦是更是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精进自己的好机会。一个人有般若,就是在海水波涛汹涌、动荡不停的时候,也能看出人的本性是静的。理解了一个人的本性是静的,也就能平复心绪,不用为坏情绪找到出口,而是用这强大的力量使心绪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