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专题三月征文创业今日看点

【创业专题三月征文】别小看“冰糖葫芦”这样的小生意,降维攻击下有

2017-03-06  本文已影响401人  2d0441fec325

我爹是个铁匠,我从小看着他一年365天都起早贪黑地打铁磨刀钉马蹄铁,然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后来在我爹四十多岁的时候,可能是他厌恶了体力劳动的辛苦,也确实看着我姨夫那段时间开大车跑长途挣了钱,我爹拿出家中所有积蓄买了一辆汽车开始跑长途,然而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

再后来,他承包过鱼塘、开过饭店,始终都是挣一块花一块……日子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紧巴巴的状态。

为什么?

我曾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说好的“勤劳就能致富”吗?

铁匠眼中的财富,永远只是铁匠所谓的“财富”

后来一本书和一个帖子启迪了我。

在2014年,甄选过很多项目后,恰好各种风云际会,我操作了一个项目,几乎没有投资启动资金,三个月不到四个月时间,盈利七万多元。

看到这个数字,你可能会觉得,这点钱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然而对我而言,我找到了我爹一生只能小康、无法致富的关键。

下面先分享这个项目,最后揭秘这本书和这个帖子。


2014年,这一年,因为微信的出现和4G技术的成熟,移动互联网创业正成为当时年轻人创业的主流声音。

我也不例外,一直在寻找互联网行业有没有什么机会?

基于上述那本书和帖子的观点,很多项目都被我暂时搁置了:

表姐在开服装店,淘宝店卖女装?竞争激烈且并不喜爱,PASS!

通过自建网站、百度知道等做淘宝客?不懂网站技术,一修改代码就是三五百,而且那个时候网站推广竞争也不小了,做了一个月,PASS!

推广甲醇汽车改装器?国家政策不明晰,折腾了一个月,没什么效果,PASS!

我妈说以她近二十年的餐饮经验,她来卤猪蹄卤鸡爪啥的,我来做外卖?虽然美团啥的那个时候正火,各种补贴!但是我觉得流量和渠道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很没有安全感,PASS!

……


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一哥们儿。名字就不说了,因为项目原因,咱们就在文中喊他“葫芦兄”吧。

葫芦兄文化程度一般,但有一项优势:家中爷爷制作糖葫芦十几年了。

爷孙俩每年入冬开始做糖葫芦卖,卖到来年开春,就停下,再做别的挣钱。

以往的操作方式是,爷爷每天一大早在家中熬糖浆穿果子做糖葫芦,做到八九点的时候,葫芦兄吃完早饭把这些糖葫芦穿在靶子上,开始沿街售卖。去公园门口,去商业街,去美食城门口……

一般到下午天黑回家,好的时候一天卖七八百串,差一点怎么也两三百串。平均一串2块钱,可是利润高达80%到90%。

图中人物非“葫芦兄”,只是为了表达卖糖葫芦的状态

但是,确实就是辛苦

葫芦兄要走一天的路,而爷爷早上做了糖葫芦,稍微休息一下,就要去买山楂果子、清洗、晾干、上串……

就这么个不怎么起眼的小生意,每年冬天三四个月,葫芦兄和爷爷两个人在这个上面挣七八万!


葫芦兄遇到我的时候,正在发愁,因为往年这个时候他正在挣大钱,可是今年他摔跤跌伤了腿,看是挣钱的机会却没法挣。很是心痛。

和他聊到这个项目,我得到这样几个信息:

一、当时的糖葫芦基本都是自己做了自己卖,因为做这个行当的人,文化水平基本上都不怎么高;也有专门在食品市场做批发的,但是游街走巷贩卖的人一般不会去拿货,因为影响利润。

二、而不会做糖葫芦的,去食品市场拿货的也比较少。因为糖葫芦的山楂果子本身不好挑外观上看不出果心好不好,而且经过裹糖水过锅后更容易坏;而糖葫芦的糖衣,一天卖不完,第二天就容易化,顶多三天。一串糖葫芦有一个烂果子,顾客就不会愿意,搞不好还会来摊上找你砸摊子。更不用说糖衣都化了还怎么卖?

而葫芦兄的爷爷十几年做糖葫芦经验,让他家的糖葫芦基本上不会出现烂果子的情况,糖衣也能保证起码两天。

三、糖葫芦的利润之高,只要降低损耗,利润怎么都在80%以上。

当时我就眼前一亮。


通过我和葫芦兄的一番研究,结合我之前做工艺品批发零售业的经验,我们定了这样一套新的糖葫芦营销策略以及各自的分工:

葫芦兄的爷爷:负责糖葫芦的制作,同时开发多种品种和口味。

我们当时认为,糖葫芦的标志就是“酸酸甜甜就是我”,所以,所有口味偏酸的食物都可以裹上糖浆。

结合成本,开发了诸如猕猴桃、橘子、苹果、柚子等口味,甚至私下还制作了比如酸萝卜条啥的类型。哈哈哈,很有趣。

不过后来才发现,别的城市甚至还有做红烧肉糖葫芦的。真是大家各种脑洞大。

葫芦爷爷的任务就是,随时保证每天9:00到晚上19:00之间,五种上线品种有最低库存量。

我:负责市场开发。

在公园、商业步行街、美食城、集中商圈,有年轻人身影的地方,就有我的脚印。专门找各种小百货商店、街边的报刊亭谈铺货。

我们来给免费铺货,老板只需要把插着糖葫芦的糖葫芦靶子放在柜台上,滚动式结款。

终端零售卖得好不好,看陈列!

葫芦兄:负责货品调集和配送。

所有谈成合作的老板,有微信的加微信群,没有微信的加QQ群。老板只要糖葫芦快没货了,群里发个截图,然后葫芦兄就立刻从葫芦爷爷处调集最新鲜的糖葫芦,1小时以内送到。


运营方面,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营销方案

做批发的要诀就是给终端把利润留足!

一只糖葫芦需要8枚山楂,一支竹签,一层糖浆。

做糖葫芦用的山楂,不大不小的,差不多一斤四十个左右,我们去蔬果批发市场能拿到2.5元到3元一斤。

竹签不值钱,几块钱一大包,一根就几分钱。

最后糖浆里除了冰糖,还要加上一些柠檬酸、食用明胶啥的添加剂,成本差不多在一串不到2毛钱。

后来还要在上面粘一层芝麻,也没有多少钱。

总体算下来,一串糖葫芦算上损耗,成本差不多也就在9毛不到一块钱的样子。

零售卖多钱呢?

地段不同,价格不一样。

但是,起码卖2.5元(比如晚上快打烊了,给钱就卖),最贵的地方卖8块。差不多平均都在于5元左右。

我们给终端老板的供货价是多少呢?

统一供货价:一支2元。

也就是说,我们的利润在40%-50%左右,终端老板的利润平均在60%以上。

卖一支糖葫芦,抵他们那时候卖3串台湾烤香肠,5瓶康师傅纯净水。

二.终端激励政策

很多老板刚开始不敢卖,我们承诺,我们免费铺货。

如果第二天卖不掉,我们只收卖掉的糖葫芦的成本,卖不掉的我们免费回收。

好像只有两家老板,让我们回收了总共大约九十多不到一百串糖葫芦,扔掉。价值八十多块钱。

但是绝大多数老板一旦开始卖糖葫芦,都会被这个东西的高毛利所吸引,而且对他们没有风险,销售过程简单,几乎无售后。

后面自己开始主动补货。

当然,这个过程,对终端门店的甄选是一门功夫。

生意不好,有的门店是位置问题,有的是门店的产品选品问题,有的门店则是老板就长了一张五行缺钱的脸……这个真的是靠自己的经验和判断。

除此以外,每天晚上在群里公布当天补货数据,销量前三的店铺老板,葫芦兄当场包现金红包,红包上写上老板的名字,第二天补货的时候,把前一天的红包给老板带过去。按照货款的10%-30%来发红包。

每天晚上将包好的现金红包拍照发到群里。

那个年代,终端店面老板都还不会用微信红包啊……其实也就两三年,观念变化如此之大!

其实,如果是现在,人人都有微信红包,应该比那个时候发照片更有鼓动性吧。

很多百货店的小老板,平时哪里玩过这种?

看见真金白银的,虽然红包里钱不多,但是每天都能拿到前一天的返利,一个个嗷嗷叫。

有个老板恨不能把自己收银台直接用糖葫芦堆满。

刚开始,只要有老板愿意把糖葫芦靶子放到他店里,我们是免费铺货。

后来有的老板要压的货越来越多,我们就最多免费铺三把,其它的部分,老板最起码自费购买糖葫芦靶子。

一个葫芦靶子我们15取货,25铺给老板。还是有很多老板愿意。

三.UI设计

因为我们的糖葫芦基本都是商业繁华区或者偏高端的美食城,以前那种塑料纸一裹的包装显然太LOW。

我们专门找广告公司一个朋友,设计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用牛皮纸袋包装,上面的广告语是针对年轻人的:

“喜欢酸的甜,就是真的我。”

而且主色调除了牛皮纸的本身卡其色,图案多用明快靓丽的粉色和绿色。

我们的包装比这个大气,可惜现在找不到样板了

现在这种包装你可能觉得不是多稀奇,但是在两年前,我们的包装在西安很多条街都非常具备辨识度。

可惜当时没有留下照片,现在说出来好像感觉不到。

我们当时还想着把这个包装袋搞成女性身体的曲线那种形状,类似于可口可乐瓶子的形状。后来做了个样品,并不觉得很好看,成本还增加了很多,作罢。

生意最好的那段时间,我们本来还打算把糖葫芦靶子也做个升级,最后考虑到这个玩意儿就是一冬天的生意,也搁置了。

四.其它事倍功半的努力

当时我追求逼格,还写了好几篇有关冰糖葫芦的软文,找本地一个小V发了,可惜水花都没看到……

第二个月开始,我们就招人跑腿送糖葫芦了。做了专门的糖葫芦主题的帽子,好像也看不出来对业绩有什么明显的提高。

中途还尝试过积分卡,买够10支送一支,其实也没什么卵用。步行街这些地方,人员流动很大,几乎没有人说奔着为了多吃一根糖葫芦,专门去什么地方买。

……

不过都是经历和收获吧。


说说这次创业的盈利情况

因为第一个月我们说定以后,几乎就是我们三个人弄,没什么人员成本。

陆陆续续投资了六十多个糖葫芦靶子,生意好的店放两个,生意一般的店放一个。

大淘宝上的图片。糖葫芦靶子,差不多就长这个样子

差不多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发展了十多家稳定的糖葫芦下线代理,平均每家店每天出糖葫芦都在将近200支

每天葫芦爷爷就要做2500多将近3000根糖葫芦。

第一个月下旬,就一直开始招人,和葫芦爷爷一起做糖葫芦。

等到第二个月,两个人生产,三人配送加解决售后。

我开始不跑市场了,专抓产品质量。

小作坊式生产的弊病,一旦起量,就会很明显,葫芦爷爷之前一天做500根糖葫芦的时候,质量很好很稳定;等到一天生产超过3000根,很明显出现坏果现象;再多,连果子大小统一都不能保证了。

我和葫芦兄的合作就从这里开始有了分歧,我主张要正规化运营,但是葫芦兄和葫芦爷爷都认为这个生意只是一冬天的生意,没有必要正规化。

因为之前合作的时候,我算是就带了个脑子就入伙了,所以只有20%的股份,葫芦兄50%,爷爷30%。(那时候真的是不懂股权和合伙制)

正规化运作,他俩都反对,我就根本没有发话权。

从第二个月招了人开始,我就到处救火,一会儿让去买材料,一会某个店老板投诉产品质量有问题。

第三个月开始,慢慢有了竞争对手出现,几乎照搬我们的所有商业模式,但是我们当时还在争吵要不要正规化?

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糖葫芦确实利润高,以及之前的客情到位了,这些店老板就这样磕磕碰碰合作,居然也一直坚持到了来年开春。

第一个月我分了1万多,后面两个月每个月都是2万大一点,第四个月只分了6000多块钱。

总共在这个项目上,四个月挣了7万多一点。

讲真,比在西安上班强多了!


大概是因为在这个项目里,我确实没有核心的贡献,第二年葫芦兄就自己闷声发财,没再联系我。这个,在商言商,咱也能理解。

不过侧面打听了一下,葫芦兄第二年打算正规化运营的。

哈哈哈哈,结果注册了公司,工商、税务、消防、防疫、卫生都来了,然后卫生防疫什么的,各种不合格!葫芦兄一气之下,把公司又注销了,依旧小作坊式闷声发大财。

从这个角度上说,创业路上,我还是图样啊!葫芦兄当年是对的。

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总结一下:

现在回答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一本书和一个帖子给我的启示。

一本书是《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著。

书中观点之一:要做能够时间自由的事情,才是财务自由的前提。

否则,就像我老爹一样,成为踩着脚踏板的老鼠,踩一下,有肉吃,不踩就饿肚子。打铁、开车、开饭馆,都属于这种用时间换钱的项目。

糖葫芦这个项目,确实也有一些局限性,季节性太明显。

否则,如果真的能一直做的话,开发一个客户就多一个客户;很快就能从事务中抽身出来,有专业的业务团队跑业务,我来思考战术层面的事情。

不过在这个项目中,还是感受到了滚雪球的商业魅力。

有十家下线帮你不遗余力的推产品,百倍好过你用光脚板丈量城市的土地。

一个帖子是天涯创业神贴《手把手教你如何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作者:突然心血来潮。大家尊称为:潮哥。

里面提到选项目的的三个标准:

一、做受众面广的产品。

就像糖葫芦,几乎覆盖了25岁以下的所有人群,是个人就有可能购买,大大降低推广难度。

我们找到店老板,就只需要谈利润空间就好,不用告诉老板产品有多好,市场有多大。

二、重复性消费率越高越好

糖葫芦每天都可能消费,而且因为山楂本身就有健脾利胃的说法,很多吃糖葫芦的人群是有这个习惯的。

因此,我们谈下十几家店,就能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客流。

不像糖葫芦靶子,我买六十个靶子,对我来讲,这辈子如果不做相关的生意,可能都不会再买这个东西。

三、商业模式简单易复制

收银台上或者门口扎个糖葫芦靶子,老板就多一个业务,甚至比台湾烤香肠还要简单。

台湾烤香肠还需要老板时不时把烤肠翻一下。

真是爱死大淘宝了!啥产品图片都能找到

对于老板来说,简单!

对我们来说,工作也就更简单!

几乎没有教育的成本。

不过台湾热狗的销售没有季节性,所以现在满大街都是热狗机,而没有几家卖糖葫芦的吧。


现在回头再看这段经历,真的有很多不可复制性。

最关键的,当年这个行业本身比较LOW,从业人员本身素质都不太高,就给了我太多的机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进入这个行业,这也是一种降维攻击吧。

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在全世界都在讨论互联网创业的时候,周围还有哪些行业,是互联网化或者现代化比较低的,反而有利于咱们能插进去,降维攻击!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