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世界上最爱自己的那个人
人性深层共同的需求:都是渴望被爱。
人们最害怕的事情:是担心不被爱。
爱是人们最大的需求——被无条件的爱着,关注着,陪伴着,支持着。

不管做了什么好或不好的事情,暴露了哪些好或不好的想法、说法、行为,在内心都依然渴望被爱。
如果我们懂得智慧地关爱自己,就会懂得爱他人爱世界。
就如同我们没有尝过梨子的滋味,任其他人如何描述,我们都不会知道梨子真正的味道。只有自己爱过自己,才能够把这样一份爱给予他人。
带着如何爱自己的驱动,过去十年中,有关自我关怀的研究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而且研究也表明其对健康的益处。
例如:更富有自我慈悲心的人往往会有更多快乐,生活满足感和动力,更好的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以及更少的焦虑和抑郁。他们还具备应对离婚,健康危机,学业失败,甚至战斗创伤等压力生活事件所需的心理复原力。
而率先开始研究正念自我关怀(MSC)的专家--德克萨斯大学的Kristin Neff教授 & 哈佛医学院的Christopher Germer博士,写过一本书籍《正念自我关怀》。

在其中,Kristin讲述道,真正了解自我关怀有用是因为她在个人生活中看到了它的益处,Kristin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妈妈,曾经遭受过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
她在书中这样描述:“我的儿子罗恩在2007年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这是我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经历。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自我关怀练习,我不知道该如何度过那段时光。
由于孤独症儿童有强烈的感官问题,他们容易暴力发脾气。作为父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你孩子的安全并等待暴风雨过去。
当我的儿子没有明显的理由而在杂货店里尖叫乱打时,陌生人给了我恶意的眼色,因为他们认为我没有正确地管教我的孩子,这时我会练习自我关怀。
我会安慰自己感到困惑,羞愧,有压力和无助,为自己提供我当时迫切需要的情感支持。”

”自我关怀帮助我避免愤怒和自怜,让我对罗恩保持耐心和爱,尽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压力和绝望的感受。我并不是说我总是能保持冷静,事实上很多时候都不能。但是,在自我关怀的帮助下,我可以更快地从我的失误中恢复,并重新支持和爱罗恩。“
”当我们正念觉察到自己的挣扎,并在困难时刻以慈悲,友善和支持回应自己时,事情就会开始发生变化。尽管有内在和外在的不完美,我们仍旧可以学会拥抱自己和生活,并为自己提供茁壮成长所需的力量。“
Kristin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可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们来到我们身边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用各种方法去塑造和改造孩子,而不是用孩子来帮助自己、完善自己,尤其是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更容易陷入焦虑、自责、困惑和压力之中。

如何能够把真正的关爱给到他人?
我们需要做四件事:知道、感受、祝愿、努力。
知道他们在遭受痛苦。
感受他们遭遇的痛苦,就像自己遭遇痛苦一样。
祝愿他们远离痛苦。愿他们健康,平安,愿他们幸福。
做出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去发现内在的力量,用他们自己的资源和力量远离痛苦。

如何真正的关爱自己?
自我关怀也同样需要做这四件事。把自己当成最好的朋友,去理解、关爱、陪伴、支持自己,对自己祝福,并把祝福送给所有正在遭受痛苦的人。对自己付出行动,在行动中让自我关怀开花结果。
这个结果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是把自己修理得更让我,让他人更满意,更会做事情,而是让自己变得更有善意,让善意成为内在的生命品质。
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自我评判,自我否定,都是培养对自己善意的机会。让自己放松,温暖,让自己回到善意的轨道上,而不是在自责的跑道上去争个输赢,争个对错。
许多人害怕自我关怀只是一种自我怜悯的形式。
事实上,自我关怀是自我怜悯的解药。自我怜悯说“可怜的我”,但自我关怀却认识到每个人生活都很难,从而容易去理解别人,理解自己,不会把焦点集中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正念与自我关怀有什么区别呢?
正念主要侧重于对经验本身的接纳;自我关怀更注重照顾体验者。
正念问:“我现在正在经历什么?”自我关怀问:“我现在需要什么?”
正念说:“用广阔的觉知来感受你的痛苦。”自我关怀说:“当你受苦时要善待自己。”
我们都会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我们经常会以各种理由来让自己变的更完美,从而给自己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同样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艰难!无论是马云,还是你或者我,我们都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问题,因为外在的压力无处不在,解决完一个,又会面临新的一个,无有穷尽。
拥有静观自我关怀,找回世界上最爱自己的那个人,为自己提供茁壮成长所需的力量。
文/编辑:一心正念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