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文:陈怡毅)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文:陈怡毅)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幼儿园活动。人群散去,留下操场一片狼藉。这时,只看见一个小男孩,独自一人,一次次俯下身子,将垃圾放进垃圾桶里。
一个孩子的行为感动着我们,而我们有必要引以为榜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这些种种都是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从我做起,热爱劳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比如,毛岸英。毛岸英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子。1937年,在毛岸英十四五岁时,毛主席就有意识的培养儿子爱劳动的习惯。当时,还是战争年代,毛主席身边的警卫连战士正要去打扫主席院子里的厕所。很奇怪的是,在他们去之前。厕所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到底是谁打扫的呢?”后来下雪了,战士们来到院子,发现厕所外的积雪都被清理干净了。这时候,厕所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你去厨房取一筐灰来,撒在地上,就算大功告成了。”原来是毛主席,他正教儿子岸英打扫冬天的厕所。后来毛岸英每天都在打扫厕所,无一天例外。做为领袖的儿子,毛岸英做得很出色。
我们来看看一个反面的例子。这是一个27岁的宅男写来的信。
“我是一个27岁的宅男,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从小学三年级起就一直宅在家里。我是个啃老族。我不工作不做家务,沉迷网络,是一个完全的mami-boy(离不开妈妈的孩子)我过的很颓废。对于那些渴望逃学的孩子,过分追求成绩的“学习成瘾”的孩子,新生儿的家长,甚至包括年轻的家里蹲们,都可以来看看我的故事——以此来当做一个惨痛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做了父母的80后同辈们,能以我为鉴,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养成快感疲劳的家里蹲,甚至抑郁性神经症者。
这个想法很“自私”吧?前半生享了很多“福”的我,却不打算让其他的孩子去享受那些“福”……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吸取教训,最好能在2至12岁时培养自己的孩子拥有自控能力,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的责任心,独立去外部世界探险的勇气,一种健康的兴趣爱好,高效率的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能力,那么以后他们在学业上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的。
还有,凡是坐着不动的娱乐活动,不管是看(网络)电视、看(网络)电影、看(网络)小说、玩电子(电脑网络)游戏,一旦上瘾,统统都会变成慢性自杀的行为,杀得不仅仅是身体,还有人的生活意志。
可见热爱劳动,热爱锻炼身体。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安身立命的法宝。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更是一个民族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