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
生在大上海还是青藏高原,会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生在大唐盛世还是满洲国,人生也会是迥然相异。一个人的命运如此,一个城市的命运也是一样。《易经》的“时”和“位”适用于人,同样也适用于城市。
想到十堰,就立刻展开这个联想,因为十堰实在是太没有存在感了。如果没人刻意提起,几乎无人留意它的存在,而一旦提起,除了感叹此一时彼一时的唏嘘,也只剩下无言。
我对十堰唯一的记忆是毕业旅游,如果没有这次旅游,我是绝对不会到这座城市的,哪怕它有武当山,也不会出现在我的List里。有些城市到过一次就可以了,而有些城市连到此一游的欲望都没有,十堰就是这样的城市。我猜,或许,到武当山旅游的驴友也不会对这座城市有兴趣吧。
没有兴趣是对的。若干年前,我去过,但毫无印象。
我唯一的印象是,坐了十几个小时绿皮火车,一车人浩浩荡荡对歌,打牌,斗地主尽情挥洒无知的青春,在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抵达这座安静的小城。下车之后,班长清点人数,大家叽叽喳喳乱作一团的时候,我们年轻的胖乎乎的班主任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妈宝男躲在一旁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到了。”
这一幕成为我们每次同学会都可以拿出来摆的恐怖记忆,对妈宝男的,不包括城市。我们对城市毫无印象,对武当山也没有。我只记得山雾是真的很大,至于武当山难爬这个梗,在年轻面前应该也不算什么吧。
没有关系,因为,不出意外的话,这座山已经到此一游也不必再去了。
对于城市和旅游的记忆,如果没有人和故事,不会留下太多印象。如果人和故事都没有,还有一把钥匙,美食。
你可能会忘记一切,但你的胃不会,一旦同样的味道再次袭来,《追忆似水年华》自动开启。
所以,杨总问我吃什么的时候,我的下意识回答是,本地特色有什么。
我完全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会不会引起尴尬,这就是我的诉求。但这个问题对于回答的人来说,却会非常尴尬,尤其是并没有所谓“本地特色”的城市。
十堰远离武汉,离西安更近,接壤南阳,口味夹杂在南北之间,是那种妈妈爱不到,自己也不好意思要的城市。场面尬了半天,我们一起打了哈哈,是的是的,没有什么特色,就吃大家平时吃的吧。
襄阳有牛肉面,河南有烩面,西安有biangbiang面,十堰夹在中间,没有自己的面。
没有独特的记忆点是历史文化遗产,有自己的二汽,也是历史不算长的文化遗产,在大家都不愿意提及但实际存在的点上,冷不丁还是会冒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7748/33920143869c239b.jpg)
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有多霸气如今就有多落寞,一座城市的命运也和人的命运一样,均值回归,等待下一个崛起或者下一个时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7748/e5334f8b3ab773bb.jpg)
带着南北交接的执念,第一反应是,肉丸汤算南方菜还是北方菜?然后才意识到,竟然是一道南北都有而且做法统一的菜。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7748/5a2d9fe01dd04d02.jpg)
杨总给我描述这道小吃的时候,我以为我懂了。饼中间夹榨菜有什么特别的,北方不是号称“大饼夹一切”吗。然后,这个size非常北方,但榨菜夹在饼中间做的这么精致的做法却非常南方,成功收获“印象最深的美食”。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7748/9dde0f6304e1cab6.jpg)
吃完并不算特色的菜肴,成功俘获了我的胃,也提升了十堰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一种文化需要很长时间,一种美味却完全可以由一个商业行为推动,可以很快很快。比如这一次,就这么几道菜,就是十堰热爱生活,岁月静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