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之有效沟通

2022-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兮_如水

      下午,娃的班主任找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把我气死了……”我的孩子本就是个深沉型,平时话也不多,是个乖乖的孩子。听到老师这么郑重其事的说,看到老师生气的表情,我的脑袋瞬间大了,思绪乱飘起来“不知闯什么祸了?”“考试没考好?”“和同学有矛盾了”……心里瞬间忐忑不安起来。

      原来,是他没有及时找老师批阅练习册,老师找他批阅后,又不能及时改错,主动上交,而是等老师查阅,本来错的不多,可是他的漫不经心,惹怒了老师,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要他写份不少于200字的检查。

    说真的,听到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生气,怒火呲溜一下就到了头顶。又不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这些常规都变成了“问题”,而且还被请到办公室约谈,生气的同时感觉好没面子,自己是老师,教育出来的娃竟是这样,更加生气了。

    压制着自己一腔怒火回到家,本该变身咆哮妈,一顿劈头盖脸的教育。孩子并不知我情绪的变化,依然如常的一进门就捧起一本书看起来,时而趴着、时而坐着,看到精彩之处还会笑出声,他完全沉浸于书中的世界。读书时的专注和想方设法读书的精神,让我真的很佩服。小小的脑袋瓜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总是问的我不知如何回答,也常常给我普及知识,让我刮目相看。

    对于孩子的问题,一直以来,我觉得孩子的事都是大事,每一个问题都要思虑再三,生怕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影响了孩子。孩子不易,尤其做老师的孩子,更加不易。于是我没有提及一句下午老师找我的事,悄悄进了厨房。一边做饭,一边在想: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该发泄自己的怒火,唇枪舌剑教育一番。不行,这样自己是痛快了,结果会伤害了孩子,语言暴力要不得。警告自己,耐心沟通,千万不能发火。于是乎平平静静、一团和气的吃了晚饭。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却不知我的脑海里思绪一直在打架。

    许是在路上遇到了小伙伴,散步回来,孩子很开心。借着他的开心劲,我认为时机成熟了,“宝宝,今天我听老师讲了一件事”。

  “什么事?”他一脸疑惑的问。

    “你被请到了办公室。”望着他说。

      他看着我,“嗯”,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低着头点了一下,情绪也一下子低落起来。

    “宝宝,妈妈好心疼你,”欲言又止。他把头抬起来疑惑而惊讶的看着我。

    “当你站在办公室,面对那么多老师,接受老师的批评,当时你应该很尴尬、很难受吧!妈妈此刻不生气,只是想到你当时站在办公室里的样子就感到心疼和难过。”显然孩子也受到了触动,点着头,眼里充满了泪花,“是的,妈妈,感觉很没面子。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宝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必须完成的事。妈妈现在的任务就是努力工作和照顾好你,而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让老师批阅、及时改错。你又不是没写,何况错误也很少。”认同的再次点头,已经不再失落。

    “你爱看书是好事,妈妈全力支持你,但是你好像还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哦,书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可是老师批作业就是特定的那一会啊!你好像把顺序颠倒了,是不是先写作业、交作业,然后放心的去看书呢?这样好像更合理一些。”

  “妈妈,你说得有道理呀,先写完作业,再……”孩子的话多起来,一扫阴霾。

  “你看,你们班就有这样安排特别合理的同学,他是不是很轻松的搞定一切呢!”      “嗯嗯,是的,还有……他们都是这样的。对了,妈妈,这好像是大智数学里说的统计的知识啊!”

    “是吗?妈妈都不知道。你看,事情你都做了,只是顺序错了,就让你吃尽了苦头,而且让老师特别特别生气,现在咱们只需要换一换顺序的事,简单不?”

    “嗷,是我搞错了顺序,妈妈,简单,明天我就这样做。”一边说还一边打了个响指。

      “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那么生气吗?”

      “是我做错了。”

      “宝宝,老师生气,是因为老师觉得对你来说,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老师觉得你是一棵好树苗,你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本该直直向上生长,可是现在枝条有点变形,不按常理出牌的感觉,再不帮你,要废了。老师是太担心你了,太爱护你了,所以看到你长不好就着急,一着急就生气了呀!”

      “哦,原来是这样,我以后再不惹老师生气了。”

      “今天你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不妥当啊!”

  “嗯嗯,妈妈,确实是我做错了。”

  “老师对你这么好,那咱们是不是该给老师道个歉?”

  “要的。”

    “道歉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打电话、二是明天去办公室当面道歉、三是写保证书,你选几?”

  “打电话的话,现在有点晚了。去办公室老师又太多。妈妈,我选三,还是写保证书。”

    “我们现在开始吧,第一次写需要妈妈帮忙吗?”……

    很快,一份诚意满满的保证就出炉了。

    事情就这样在貌似云淡风轻的谈话中解决了,我没有发怒,反而为孩子的懂事感到欣慰。我很庆幸自己的理智,让宝宝也没有倍受语言暴力。全程我未曾有过一句责备和批评,我想,宝宝的心里也没有什么阴影,他认识到自己真真实实的错了,更不会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因为他感受到的是老师拳拳的爱。

    孩子成长的路上无小事,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是妈妈的成长之路,在处理孩子的一件件事情中,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不知道这算不算有效沟通,也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合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