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让你丑态毕露
对于天生性格不好,易怒型的人来说,控制情绪显得尤为困难,我就属于这一类,年轻的时候不太会控制,大多数时候更是不想控制。但在有了孩子看了许多书以后,还是学习了很多如何控制情绪的相关内容。有心理学、哲学、宗教还有通过看喜欢的人的传记如《杨绛传》《最后的闺秀》里的张允和等,学习她们对待突发状况时的情绪反应来理解为什么她们是这么做的……
在后来认识的一些朋友中,也有人说我的性格很好,跟谁都和得来,还乐于助人,似乎什么事情都不大能影响我,也没有见过我暴怒骂人说脏话的情况。每当此时我都只好礼貌地笑笑,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所谓的脾气好是怎么一回事~每一次的温柔以待,鬼知道我是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激烈挣扎之后做出的反应,哪有什么天生性格好。我只知道,控制情绪是成年人的必修课,这个年纪不能一味放飞自我,不管不顾,说好听点叫“真性情”难听的叫“幼稚”。我才不要被人说幼稚脑残。
所以今天我就说一些我实验过的最简单有效的情绪控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遇事易怒易爆,对单一目标做出的即时性反应,一种很原始很底层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表现。
有这种情绪上来的时候多是突发状况,或被人羞辱诋毁,或因为孩子不听话,或堵车或被人加塞或受了极大委屈等等……这时我们如果不加以识别或控制就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事后还极其后悔,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时常默念
遇到事情我们的习惯都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得如何去分析自己的情绪,在本能地情绪上来时,依然想要迅速地解决问题,或力争说服对方,因此常常鸡犬升天,一地鸡毛……
所谓控制情绪,意思是情绪处于某种强烈的状态,无论是愤怒、暴躁、悲伤,还是郁闷,这些都是很强烈很粗重的情绪,如果能转成平和细微的情绪——就是控制。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家把“正念”引入了西方,形成了一套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统称正念疗法。现代的正念疗法强调三个要点:一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觉察;二是专注于当下,也就是当前这一时刻的情况;三是在觉察和专注当下的过程中,不做价值判断,也就是不去分辨“好坏”和“对错”。
那么,怎么简单利用正念去拆解情绪呢?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
一、“抽离自我”。
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产生了某些情绪时,就马上在想象中按一个暂停键,把自己从情绪的漩涡中抽离出来,努力进入正念的状态。这时,我们尝试从一个客观、外部的视角,跟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观察和体验自己当下的真实情感,不走神,不做评价,全然接纳当前状态。
二、抽离之后,我们就要辨别和标识情绪。
在这一步里,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究竟是哪种或哪些情绪在当下时刻笼罩了我们。我们将把这些情绪一一揪出来,精确地描述它们。
比如,当你感觉心情不好时,不要笼统地说“我感觉不爽”“我感觉很糟”,而是精细和明确地指出自己实际感受到的,究竟是哪一种情绪?可能是焦虑,也许是羞愧,也许惊恐,也许是感觉被人冒犯。更有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混合的,就需要进一步拆分这团混合的东西,找出它的具体成分。
比如说,“绝望”就是一种混合情绪,它大多结合了悲伤和事情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念。有时候,有些情绪特别强烈,也会掩盖当时的其他情绪。比如说,当你被人冒犯了,你觉得你的情绪是愤怒。但实际上,愤怒只是你当时最强烈的情绪,你的情绪里很可能还有无助感、挫败感这些成分,你潜意识里会感到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成功,才引起别人的轻视。
三、刻画情绪流程。
主要是搞清楚某种情绪怎么触发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触发的,这种情绪会造成什么身体上的感受和反应,这种情绪通常会引发什么冲动,导致什么行为,最后再分析一下,这种情绪,从短期来说,对我有帮助吗?从长期来说,对我有什么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情绪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拆解情绪,只是控制情绪的前奏,要彻底改善情绪问题,我们还必须深挖情绪的心理和思维根源。(简单说就是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乐观还是悲观——心理学里的认知行为派有详细说明)
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这很正常因为我们训练肌肉,训练头脑,却极少训练自己的心。再则心也是一种很难觉察的存在,不要说训练,观察它都很困难。但不管是什么情绪,它都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很难把它彻底剥离出去。我们只能尝试着去正视它们,拆解它们。毕竟,正视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控制情绪的第一步。
那么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来练习看看,事件嘛——孩子——最佳的练习工具!哈哈哈哈~如果我们不想在生活工作中丑态毕露,最好多练习,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地进入“无为”的状态。(可参考前两篇写的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