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深入思考的勤快人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些场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在下面安静地听课;领导在台上发言,下属在下边昏昏欲睡;讨论问题的时候,气氛一片“和谐”。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日本人狩野未希的《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认为没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书中引用了很多西方的案例,比较了东西方的差别,提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方法。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要做到深入思考的勤快人。怎样才能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呢?
能找茬
不是故意找事,而是有意识地找问题。人有惰性,往往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奇怪,可以试着在任何情景都问问为什么,什么都可以问,包括我为什么要穿这件衣服,交通标志有什么问题。如果遇到了有一点不对劲或不太能理解的或非常在意的,那就多问几个为什么。先给自己提问题,再尝试回答,能提出好问题也是不容易的,试着给自己问有深度的问题甚至鸡蛋里挑骨头。
对待情绪也是如此,感觉不高兴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会不高兴?哦,压力太大了,是外部压力还是内部压力?这个压力是有好处的还是已经有坏的作用了?需要减压还是要改变策略了?感觉很好的时候,多问问为什么很高兴,我真正喜欢什么?这种愉悦的体验还能怎样扩展?这种层层深入式的问答是锻炼思考能力的好方法。
有目标
再完美的计划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就是一张废纸。寻找正确的目标也需要深入思考的过程,要总结过去、观察现在、想象未来。过去的经历导致了现在什么样的结果?过去的目标为什么没有实现?现在为什么做这件事而不是另一件事?为什么这样想?现在的行动将来会有怎样的结果?顺利的话怎样?不顺利的话怎样?有没有成功的可能?经常这样思考才能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知道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会放弃
经常有人提80/20原则,但真正能做到的还是少数。贪婪的结果就像狗熊掰棒子,什么都得不到。思考现在每一天的生活,哪些是没有结果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放弃这些不重要的才能得到重要的。比如,有很多人喜欢收藏大量的资料却从来不看不用,那件事情对他就是没有意义的。
找本质
找本质有三个方法。
分析因果。人们经常注意结果,但很少人思考真正的原因,大到国际事件、小到生活中的琐事,背后都有些深层次的原因。如孩子不爱写作业,这个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往往不是真的不爱写作业,而是孩子自理能力差或者不喜欢被打击或者不喜欢被强迫。找到了原因,往往会明白一些共同的问题,自理能力差的生活中也会有能力不足的问题,自尊心强的孩子往往不喜欢被批评,而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一个普适性的答案。
刨根问底。费曼技巧之所以高效也是类似的原理,360度无死角地去挖掘问题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
会表达。用逻辑性强、最简单的话讲出来,如果5岁的小孩子也能听明白,那这个问题一定有了透彻的认识。
多参考
碰撞更容易产生灵感和火花,所以要重视别人的建议,特别是三类人:一是专家的建议,一般来说可以少走弯路;二是跟问题关系密切的人,思考他们可能会怎么想,怎么问;三是跟你思维差别比较大的人,如经常指责你的人、上司、小朋友或外国的朋友。参考的同时要敢于质疑,别人讲的未必是对的,包括权威的专家甚至真理。
有证据
任何观点都不是凭空想象的,都需要理论或数据的支持,尤其提出新的问题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时必须要有证据,最好同时提出解决方案。找证据时还得注意理论或数据的可靠性,有些理论本身就是不可靠的,有些数据本身是有问题的。
要冷静
有矛盾就容易情绪化,对自己对他人都一样。解决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对事不对人。二是把矛盾当成问题,把冲突转化为怎样解决问题。可以试着以第三者的眼光观察自己和别人,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说,我为什么这样想。对不熟悉的人更应该冷静,有些人的层次很低,跟这样的人计较也会拉低自己的层次,甚至生活中有很多因为非常小的事引起的血案。所以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不反击、不自责。
最后再讲讲勤快。有两种人不是真的勤快,一种是行动勤快、思想懒惰,很多人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认认真真、家里忙里忙外,但忙的什么、为什么忙,心里完全不清楚。第二种是思想勤快、行动懒惰,也就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差。真正的勤快是思想行动同步,不但思想勤快,还能在思想的指导下迅速行动。
感谢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做到深入思考的勤快人,生活中有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可能!